在全国3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师范新升本院校占近70%。如何从主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转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从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师范新升本院校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重庆文理学院与大多数师范新升本院校一样,远离省会城市,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结构单一,缺乏行业背景,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中处于发展劣势。孙泽平校长带领的教学管理团队直面困境、求同存异、科学定位、创新举措,充分把握新建院校由“合格”到“应用型”再到“特色大学”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与方向,在保留并强化师范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宽人才培养领域,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短短几年时间,已初步实现了由“新建院校”向“新型院校”的华丽转身,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分类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样本。

  孙泽平校长带领的教学管理团队敏锐地洞悉到: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到来,师范新升本院校虽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承载者,但在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若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上,必然造成师范人才的严重过剩,既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同时又导致大量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尽快转型,重新选择服务对象,以适应社会发展,以应对未来市场竞争。重庆文理学院从升本建院前学生规模400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全校学生规模已达20000余人,70%以上的专业已为非师范专业,在保持师范专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转型,这即满足了重庆市基础教育对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又适应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定位应用,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作为师范新升本院校,要成功实现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的转型存在三大先天弱势:一是社会服务能力弱,在传统上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不能输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所需的行业产业人才;二是应用型科研成果和专利少,教师团队解决行业产业问题能力弱;三是照抄照搬传统老牌本科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针对三大弱势,重庆文理学院及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第三次本科教学大讨论”,确立了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顶天立地”发展战略。所谓“顶天”就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培育特色优势学科;所谓“立地”就是植根地方,培育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重庆文理学院提出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理念,给学校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

  定格产业,“三大举措”促进学科专业对接产业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一是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对接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材料机械类、电子电气类、财经管理类、生物化工类、文化创意类、土木建筑类等六大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

  二是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发挥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聚集效应。重点建设10个校级特色专业、6-8个国家和市级特色专业,三级特色专业达到专业总数的1/3;继续保持和巩固“教师教育类”专业传统优势,强化教师教育类专业特色。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形成一批示范专业,带动全校所有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建立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特色新专业、市级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评估标准体系,定期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评估;通过评估,将一批有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方向发展为专业,关闭一批学生报考率低、就业率低、供过于求的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进行招生限制,形成适应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变化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破解难题,“六大计划”提升教师应用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由知识传播型向技术研发应用型转变,为此,重庆文理学院实施了六大计划。

  一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学校出台《关于培育高端人才的若干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双百计划”。组织100名教师进企业、100名企业家进校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认证与管理一体化机制,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实施教师转课程培训计划。按照《教职工转岗、教师转型和转课程管理暂行办法》,有计划地推进教职工转岗、转型、转课程培训,解决传统专业师资过剩而新办专业师资不足的结构性问题。

  五是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专业教师的海外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到海外进行课程开发与合作研究。

  六是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展新进教师“两个一课”活动、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教改课比赛、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专题讲座与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突破瓶颈,“两大中心”强化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条件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瓶颈。要突破这一大瓶颈,重点是要实现由建设验证性实验室向建设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转变,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具有显示度的实验实训平台。

  一是建成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工程系统训练、综合与创新训练提供保证,重点满足理工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和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需要。

  二是建成文科综合实训中心。打造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重点文科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同时,以“两大工程中心”为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严格执行人才培养中所规定的实践教学课程(环节),保证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落到实处,配齐配强实验实训室人员,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实训教材。注重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形成校内工程中心训练、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证书推动、学生科研与竞赛、学生自治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有关部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引入企业、科研院(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推进实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园为平台,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分类探索,“六大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真正建立的核心。要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需实现由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的转变,重庆文理学院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专业性质和特点,发挥首创精神,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形成了六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合作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嵌入式”、“订制式”、“整体合作式”、“校地合作式”、“分段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设计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条件,并选派专业人员到校兼课,构建起多样化的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软件工程学院以“夯双基,强两项,建双控,提两能”目标为核心,以“校企联动”无缝对接实训平台为支撑,以“三维立体”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载体,形成了“学历教育+工程训练”的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校企融通”教学模式采取产学研合作,与重开电气、重庆洁邦电器等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与项目开发,建立了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工程素养训练、“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认证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产学联动,解决了产学研脱节及“双师型”缺乏的问题。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建立“课程、培训、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完善孵化基地和服务体系,开展创业先锋班试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库(由校内27名创业指导教师和校外20余名创业指导专家组成),重点围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与指导等开展工作;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创业教育进课堂,实施创新学分替代制,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设大学生“创业先锋班”,设计“创业能力、创业实验和创业实务”三大模块对学生创业进行系统培训;建成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共有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40余家,带动300余人创业就业,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被评为重庆市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教育部简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分与重庆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探索一种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材料与化工学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在“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以植根重庆、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为目标,结合材料应用与研究,确立了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工程管理和竞争能力的优秀材料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模式与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了创新型材料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