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该院已基本完成“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建设项目的预定目标。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数字化中科院初步建成;作为科...

中新社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该院已基本完成“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建设项目的预定目标。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数字化中科院初步建成;作为科技发展“火车头”,正在为中国科研信息化“提速”。

据介绍,数字化中科院可概括为:互联网络、超级计算、数据应用3大环境;网络化运行管理、信息发布、教育培训、科学传播和e-Science虚拟科研5大平台;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规范、支撑服务3大体系。

互联网络方面,中国科技网6条骨干信道已由原来155M扩容至2.5G,国内总带宽达8G,覆盖全院138个单位和10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完成53个大科学工程和野外台站联网,形成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国际公共互联网出口带宽1630M,科研流量国际出口带宽14G。

同时,中科院参与建设的高级应用开发全球环网(GLORIAD)项目,线路升级为10G,大幅提升了中国与美国以及北欧地区的网络带宽。中国科技网承担的下一代互联网(CNGI)核心网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后,已启动基于CNGI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发展获重大突破。

超级计算领域,中科院结合学科与地域分布,建成由超级计算“总中心、分中心及所级中心”构成的3层网格架构超级计算环境,聚合CPU通用计算能力超过300万亿次、聚合GPU计算能力近3000万亿次,计算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稳定、高效、低成本的超级计算应用。

作为国家网格运行中心和主节点之一,中科院超级计算系统已吸引中外近百个科研机构申请使用。目前,超级计算环境已经为宇宙星系团的数值模拟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大规模计算服务,有效提升全国大规模科学计算应用水平,中国在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方面,中科院已基本建成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共享与应用的基础设施环境,并联合超算环境、网络环境协同服务科研信息化。到2010年底,建成存储容量达6.42PB的数据资源中心,形成共享数据达148TB共538个数据库,其中包括化学、材料、空间、天文、遥感、人地系统、动物、微生物8个主题库,聚变、青海湖、冰雪冻土、生态功能区划4个专题库,化合物和植物物种2个参考型库,另有土壤、海洋、地球化学、指纹、语料、光学、基因组、蛋白组等37个专业库。同时,还系统引进和整合国际数据资源,集中提供服务。

中科院建成海量数据存储设施,实现从数据获取、存储到应用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支撑,推进科学数据长期保存与共享应用。目前,其海量存储环境已建立科学数据网格提供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平台,并在化学、生物学、空间科学、人地系统4个学科领域开展网格应用示范。

“e-Science的实质就是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中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十一五”部署包括“e-Science虚拟科研平台研究与开发”、“青海湖区域重要野生鸟类资源及疫病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e-Science应用”、“地学e-Science应用示范研究——东北亚联合科学考察和合作研究平台构建”等14个科研信息化示范项目,成功研发出基于先进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虚拟科研平台软件,并在多学科领域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新型科研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希望通过e-Science项目应用示范,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科研方式,同时推动科研信息化在更多科研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和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