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创新的教学研究机制。省教研室确立方向,建立项目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搭建基地校协同教研平台,聚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课堂优化和课程开发“三管”齐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016年和2019年,福建省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两轮测试,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都处在第4名。另外,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学生阅读策略运用”及“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等相关指标都处在前10名。2019年,福建省被列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好,课业负担较轻’典型地区”。
这个成绩的取得,有来自教研部门的专业指导和一线教师的专业训练。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经验:一是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三是通过持续改进教研助推教学改善,初步形成素养导向的“教·学·评”良性互动学习生态。
课程标准导向。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育教学和教研的“纲领性文件”。与其说“吃透”课程标准是“吃透两头”,即“吃透”教科书、“吃透”学生的题中之义,不如更准确地说,“吃透”课程标准是“吃透两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吃透”了课程标准才可能“吃透两头”,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将课程标准的研习作为区域教研、校本教研、教师学习的“规定动作”、必修课程,于开学之初、期中、期末组织引领教师专门学习,并且提出要强化用课程标准反观、审视、改善日常教学与评价意识,养成“若遇到疑难杂症,先求助课程标准”的思维习惯。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包括教研员)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包括2020年修订版)、阅读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语文课程的“出口”,是语文课程的“星空”。当我们领略了“出口”的“无限风光”,就会满怀期待奔向那里;当我们洞察了“星空”的“深邃幽远”,就会加倍努力积蓄能量。如我们将“考试、测评题目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下沉到小学阶段,作为研制考试、测评题目的基本原则。小学语文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整体上变得既从容又实在、既丰富又聚合。
课题研究引领。如果说“课程标准导向”是必要条件,那么“课题研究引领”就是充分条件。我们长期聚焦教·学·评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考试评价的专题研究,努力使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自2007年以来,我们分三个阶段持续专题研究考试评价。
第一阶段,在200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性(抽样)阅读与习作能力检测之后,我们立即确定《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课题,基层学校围绕这一课题确立了100多个子课题进行分项研究。
第二阶段,评选三批共19所学科教研基地校,围绕构建“智慧课堂”专题研究,从五个维度——教育目标、教学关系、信息技术、评价手段、课程呈现分析整体效果。
第三阶段,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此课题经过各设区市教研部门及部分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和一线学校的通力合作,用了近三年时间协同攻关,圆满结题。
通过持续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引领教研员和教师阅读专业的经典文献,如《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到世界前列》等,整体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引领教研员和教师实践操作,科学设计作业练习、命制考试题、分析试题质量等,为改进教与学提供实证数据,整体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研改进助推。我们从三方面着手改进教研工作,努力使教研内化于日常教学中,使教研绾结“课程标准导向”与“课题研究引领”。如此“教”“研”合一,成为教师专业精进的常态。
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创新的教学研究机制。省教研室确立方向,建立项目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搭建基地校协同教研平台,聚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课堂优化和课程开发“三管”齐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关注学业进展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既“体检”也“开方”。福建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国家义教质量监测的指导下持续改进,既重视工具研发过程的规范性,更重视工具本身的科学、公平和导向作用;既重视学业成绩的测试,更重视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既重视学业质量数据的获取,更重视“让数据说话”反馈教学教研改进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深入一线课堂听课评课,以“课理”察“人心”。要使“教研生命”之树常青就必须进课堂。特别是省级教研员,进课堂的机会并不多,稍不注意就可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致使研究成果或理论“束之纸堆”,无用武之地。常进课堂、密集听课、倾心议课,细剖“课理”以察“人心”是教研员的“看家本领”。当教师的“用心”被发现、被彰显,又与课堂教学进展和效益之“理”相互印证的时候,才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建议并采取行动,或主动改进或引发思考。此时此境,评课议课才能取得应有效果。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