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蚌埠市已有800余所学校与新城实验学校一样,建成了智慧课堂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把老师从作业批改、分数统计、查找资源的简单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智慧课堂帮助老师集中精力提高教学效率。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请大家打开平板电脑和书本。”近日,蚌埠新城实验学校八(6)班的数学教师门辉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和平常一样开始上课。不同的是,同学和老师的课桌上除了书本,还有一个平板电脑。

  “昨天已经把今天的课程内容已经发布,我来看下预习的情况。嗯,很好,大家都做了预习;再看看作业完成情况,哦,有几道题目错误率比较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门辉扫了一眼,学生的预习与知识点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迅速确定了这节课的重点。

  “上课不再凭感觉,而是有详细数据支撑。”下课后,门辉说,“课堂节奏更精准,学生对知识点也吃得更透。”

  如今,蚌埠市已有800余所学校与新城实验学校一样,建成了智慧课堂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把老师从作业批改、分数统计、查找资源的简单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智慧课堂帮助老师集中精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最早探索智慧教学模式的蚌埠二中,从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到试卷批改、错题订正,都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介入。“依靠智能批改技术,可以减轻教师85%的作业批改工作量。尤其是英语科目,自动评阅判分大大减轻了工作量。”蚌埠二中副校长钟铎介绍,阅卷后还能通过统计分析给出报告,指导教师精准讲评,堪比配备了全能教学助手。

  2019年底,蚌埠市启动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按照“市级统筹、企业代建、分级付款、创新应用”的原则,斥资15.8亿元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探索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重构教育治理机制,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力争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换道超越”。

  作为今年的重点项目,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智慧课堂建设仍然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按下了高质量发展“快进键”。截至目前,该市智慧课堂已经完成建设总量97.28%,软件服务部分和因材施教工程均已达到应用条件。一实校、二实小等“先行一步”学校还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校,师生齐点赞的新路子。

  事实上,智慧课堂早在建设之初就发挥了作用——既要防控疫情,又要“停课不停学”,蚌埠市在年初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空中课堂平台,集中优秀教师、优质资源,开发录制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实现线上教学。“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就利用智慧课堂授课24147节,教师备课40336次,录制 2468节,布置作业近30万次。”蚌埠市教育局电教馆馆长张从军报出一组数字。通过数据分析,在今年的高考中,实施因材施教提升工程的12所示范校一本达线率为23.79%,同比提升2.55%;8所深度应用学校一本达线率为31.95%,同比提升4.09%,减负增效作用初显。

  蚌埠市教育局局长沈亮介绍,智慧课堂通过过程性数据生成师生画像,定位学习盲区,智能推荐资源,为师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率;全场景过程性教学数据还可以有效开展教学行为诊断,在全市层面开展精细化教学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探索,智慧课堂在不同层面大显身手,加速了蚌埠教育优质发展的步伐。”沈亮说。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