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疫情来势汹汹,延迟开学已成定局。2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在全省各中小学校全面组织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今年年初疫情来势汹汹,延迟开学已成定局。2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在全省各中小学校全面组织实施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怎么学?学什么?谁来教?如何保障质量?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眼前。很快,一场在线学习风暴在嘉禾大地拉开序幕。它就像一颗石子扔入水中,引发了当地教育系统“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的合作与探索,更触发了师生家长对未来教育、未来教学、未来教研的无限遐想。

  a.全市统筹,兵团作战

  “互联网学校的建设经验要派上大用场了!”2月初,接到省教育厅的通知后,嘉兴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金剑辉第一时间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建新做了汇报。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在线学习实验,数以万计的师生将走上实验场。是各自为政,还是全市统筹?哪一种更适合学生发展?“我们发现,现有的在线学习存在散、碎、浅等问题,质量参差不齐。”金剑辉说。为此,市教育局多次召集五县(市)三区教育行政部门开会研讨,最终决定上下一盘棋,用嘉兴智慧教育云课堂的形式来组织呈现。

  据嘉兴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夏成伟介绍,嘉兴对一到八年级网课采取“大兵团作战”开发机制,由市教育局牵头,各个县(市、区)分别承担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精选当地名优教师,录制对应年级课程。“各县(市、区)的教研、信息技术基础有差距,分配任务时应予以酌情考虑。”夏成伟表示。

  “五个手指握成拳,一起使力。”金剑辉用“系统优化”一词形容这种打法。这既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经费,又能使嘉兴8个县(市、区)的教学教研人员同台竞技,互相借鉴,同时为基层教师减负,让他们通过旁听增加向名优教师学习的机会。

  作为召集人,秀洲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琦敏用“充实”二字形容过去两个月的生活。秀洲区承担小学二年级的云课堂录制任务,团队组建后,大家就根据擅长的领域分头行动,一刻不得闲。录制环节尤为辛苦。不少教师放弃休息时间,一次次试讲,常常练到深夜才回家。因为想到课要给嘉兴全市小学二年级学生观看,所以每个人都没法松懈下来。“一堂25分钟的课,从备课、录课到剪辑完成,至少要耗费三四天时间,比常规上课要辛苦得多。”王琦敏坦言。

  上午安排名优教师上录播课,下午由任课教师布置作业和答疑,混合式分工教学,更令教师们耳目一新。“一箭三雕,既发挥了大一统的全市名师力量,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调动名优教师和普通教师的积极性,各展所长。”从教30多年的嘉兴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陆凤佩坦言,规避了教师犹如“十八线主播”匆忙上岗的慌乱,任课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习惯,这对40多人的大班级开展因材施教很有帮助。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计划性强、引导作用好,可以集中授课老师群体智慧,把课磨得更好。”嘉兴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朱伯荣认为。

  b.链式管理,四通八达

  “那段时间很紧张。一醒来,我脸也不洗就先看教师深夜发来的材料,先回答他们的问题。担任市教研员10年,第一次如此高频率高强度地对话指导一线。”嘉兴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如此评价过去2个多月的生活。

  学院的10多位教研员主动与县(市、区)对接,制定了课表。“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家每天在系统上值守到深夜,只要县(市、区)的教师一上传材料,就立刻打开审核,确保“节节是精华、字字是珠玑”。

  在“名师备课—团队打磨—精心录制—区县初审—市级审核—上线播出”这条云课堂的制作链里,嘉兴教育学院承担了“守好最后一扇门”的作用。该院义教处副处长朱国荣说:“参与录制的一线教师很勤奋,也有想法,但偶尔会有纰漏,教研员及时参与,效率就高多了。”

  录制完成了,如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收看到呢?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接过了接力棒。中心主任施维良介绍,中心成立资源中心、技术中心、保障中心等三大专班,用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铺设三条路径、开通直播频道、印发收视指南、提升防护级别、实施应急预案、对外开放测试等众多上线前的准备。

  记者了解到,针对本地学子,中心与当地覆盖面最广的嘉兴华数广电网络公司合作,开通8个电视直播频道,分别播放一至八年级线上课程,克服了网络拥堵的弊端。同时,中心还积极协调移动、电信、联通等主要网络供应商,提供互联网直播教学服务,使滞留在外地老家和海外等无法收看本地电视频道的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终端,跟上教学进度。此外,通过和民政部门的合作,嘉兴市教育局还为440多户困难家庭免费安装了数字电视或宽带。

  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童兆平表示,嘉兴市活用前期智慧教育平台的硬件积累和智慧教育讲师团的人才储备,又随机应变,畅通渠道链,实现“一个不落”,着实不易。

  据统计,该市共动员义务教育阶段400多位名优教师参与课程录制,70多位教研员和名师参与集体备课和课程审核指导,近百位技术人员参与拍摄和后期制作,阵容堪称豪华。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嘉兴云课堂平台上线课程总量突破2500节,电脑、手机、电视三端合计访问人次超1600万,视频播放点击量超3.5亿次。面对“停课不停学”这场大考,嘉兴交出了高分答卷。

  C.综合资源,点亮未来

  疫情是最好的教材,钟南山、李兰娟……战“疫”中,那些身影让人肃然起敬。2月下旬,嘉兴市及时调整策略,将防疫中涌现的英模等人物请进云课堂。

  2月28日,“红船旁的中小学思政云课堂”首次开讲。之前,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张睿仪被“逆行者”事迹感动,捐出了积攒下来的1万多元压岁钱。嘉兴市实验小学教师朱希杰就从这个身边的抗“疫”爱心捐款说起,谈到了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如果一个人的力量是一束光,人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就一定能突破黑暗,照亮全世界!”短短十分钟的网课、近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让秀洲区新塍镇磻溪小学学生庄嘉宁感触颇深。

  除了德育课,该市还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开发了安全课和心理健康课。安全课携手检察院,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剖析,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心理健康课则牢牢瞄准学生长期居家后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

  丰富的课程种类、灵活的呈现方式,平添了学习乐趣。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好评不断。该市教研员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进行了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10分为满分,教学效果平均分达9.74分,云课堂质量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4月,省教研室组织问卷调查,嘉兴市3000多名小学数学教师参与答卷,超过60%的教师认为“网课效果很好”及“效果良好”。

  名师荟萃、全新体验,触发了不少教师对未来教学模式、未来教研模式的思考。“各级教研员和名优教师组成备课小组,一对一强化辅导,我很喜欢这样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参与语文课录制的90后教师柳晓婷告诉记者。据悉,市教研员们已着手将云课堂复盘梳理,来年学科培训时,可以做更详细的剖析解读,发挥后云课堂效果。

  金剑辉表示,未来嘉兴智慧教育云课堂将组织专家学者录制人文社科、家庭教育等相关专题课程,继续惠及全市师生和家长。

  有专家指出,这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已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亮光。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任学宝以《推进机制建设,实现城乡学生优质资源的共有共享》为题点评嘉兴“停课不停学”举措:

  在这次齐心抗“疫”期间,浙江省教育部门积极作为,提前谋划,创新实践,很好地保证了“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嘉兴市的智慧教育云课堂就是其中的典型。总体来说,嘉兴的做法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大兵团作战”的资源开发机制。嘉兴举全市教育之力,统筹整合名师资源,开发优质在线课程,在极短时间内提供比较充足的学科微课和其他学习资源,实现了城乡学生优质资源的共有共享,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二是“全过程监测”的质量保障机制。针对线上教学的特殊要求,嘉兴市组织各学科专家团队,从备课到录制,从区县初审到市级审核,边做边想,逐步完善“云课堂”线上教学的质量保障机制。同时,还发挥了市、县、校三级教研系统的协同作用,鼓励各地各校创造性地使用网上优质资源,提高线上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全程式助力”的网络教研机制。线上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评价的改进等,也要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要求。嘉兴市在统筹规划本市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对线上教学的内容、方式、质量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务实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有效地助力线上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许多基于互联网的学科教学新样态。

  这次疫情对基础教育来说,无疑是一场应对危机的“大考”,同时也是一次促进教育变革的契机,有可能引发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深度教学改革。我们希望疫情慢慢褪去之后,嘉兴市能在原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现代技术支持下的融合式教学新样态,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伍宸、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何伟强指出了嘉兴市“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政策价值:

  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各界教育部门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理念的号召下,积极行动起来,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为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嘉兴市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嘉兴在疫情开始后,以“全市一盘棋,高度协同”的理念,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智慧教育云课堂,保障“停课不停学”。智慧教育云课堂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在线教育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带来的冲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总结起来,嘉兴智慧教育云课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思想。

  首先,全市一盘棋且高度协同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办法,体现了现代教育治理理念的精髓。治理理念的精髓就在于要求各治理主体之间围绕核心目标既各司其职,又高度协同一致地开展相应活动。嘉兴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为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就是对现代教育治理理念的深刻贯彻。诸如既发挥市教育局的统筹协调能力,让全市相关利益主体均能有序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又能充分调动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传送与落地。现代社会越来越具有多元复杂性,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树立起多元治理理念,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最广泛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积极性,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既定教育目标。

  其次,面向全市所有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做法,体现现代教育治理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就是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嘉兴市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该市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让广大农村甚至身处海外的学生也能及时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和嘉兴学子一同观看的,还有相隔400公里之外丽水市青田县的3000多名孩子,通过“ ”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再次,因地制宜,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嘉兴市教育界积极整合和开发相关资源,为保障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开发、传播与高质量的授课奠定了坚实基础。如疫情暴发之初,嘉兴便及时完善智慧教育云课堂,举全市教育之力,统筹整合名师资源,开发在线优质课程,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全力保障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教育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活动,需要治理主体能够因时而动、因地制宜,能根据当下面临的任务与形势,结合自身环境及所拥有的要素资源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最大程度地实现既定治理目标。

  最后,建立起了严格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为实现教育治理的根本目的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治理本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育发展的效益和质量。在实施教育治理过程中,需要构建起严格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从资源投入、过程监控、质量评估等多方面着手,构建起前后联动的有机整体。为此,嘉兴教育学院统筹全市教研员和名师力量,统一安排云课堂线上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对每堂线上课程层层把关,形成了“名师备课—团队打磨—精心录制—区县初审—市级审核—上线播出”的质量保障机制。嘉兴市教育界能够主动思考并积极行动,探索出了具有嘉兴优势特色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取得了预期目标。

  嘉兴市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充分融会贯通并积极践行现代教育治理的相关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为我们树立起了教育行业积极应对公共危机的典范,也为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教育治理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当然,这种做法也只是“战时状态”下诞生的应急教育智慧,其是否可以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予以全面推广,恐怕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