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日上午10:30,巴黎时间凌晨3:30,西北工业大学国际班新学期“微积分II(英)”的第一堂课准时开始了。这是一堂跨越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共有120人参加的线上课程。师生克服时差,通过互联网在覆盖全球的“云课堂”上见面。

  北京时间3月2日上午10:30,巴黎时间凌晨3:30,西北工业大学国际班新学期“微积分II(英)”的第一堂课准时开始了。这是一堂跨越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共有120人参加的线上课程。师生克服时差,通过互联网在覆盖全球的“云课堂”上见面。

  像这样,线上开课以来,身处世界各地的西工大师生,用不同的方式,奔赴线上课堂,用实际行动践行“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

  海拔四千米的课堂

  不到早上8点,人文经法学院本科生玉中次多裹紧厚厚的羽绒服,夹着课本和充电宝,来到邦基顶山山顶,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玉中次多家住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切玛村,海拔4000多米,手机信号不稳定。为了找到信号最好的地方,次多跑遍了附近的山头,最终把“教室”选在邦基顶山山顶。

  寒风呼啸,玉中次多戴上帽子、插上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才能听清老师的声音。风如刀割,他戴上手套和口罩,认真地记笔记……短则两个小时,长则整整一上午。

  “天气寒冷,但内心温暖。”次多说,“学校老师非常关心我,尽可能帮我解决困难,不仅在开课前对我进行了网络学习指导,还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和线上课程流量补贴。”

  跨越五大洲34个国家的第一课

  摩洛哥,凌晨3:30,18人上线;俄罗斯,凌晨5:30,15人上线;墨西哥,晚上8:30,10人上线……巴黎时间3月2日凌晨3:30,屏幕中的主讲教师吴红站在白板前,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她面对的是分散在五大洲34个国家的学生。

  西工大数学与统计学院外籍教师吴红,多年来一直承担学校国际班多门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受疫情影响,寒假回法国后她暂时无法返校,身处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也同样如此。

  吴红提前两周给每名学生发邮件,组建班级微信群,了解每名学生情况。开学前一周,她和学生线上测试,模拟网络教学环境,确定线上教学平台,并将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英文翻译给留学生。有一名学生反映,自己所在国家无法使用网络线上教学平台,吴红便将教学视频录制下来发给她。

  “我在摩洛哥,刚刚通过网络上完微积分课。虽然在我们这里是凌晨,但看到屏幕前的老师和同学,我很高兴,期待回去读书的那一天。”摩洛哥2019级本科生泽鲁尼·凯奥·奥尼说。

  “流浪”途中的在线课堂

  春节国内疫情突发时,西工大外国语学院美籍教师克里斯蒂娜正在东南亚度假,不能返校的她被迫延长了“假期”。即将开课的“英语思辨”和“英语写作”怎么办?

  尽管拥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但克里斯蒂娜之前从未接触过线上教学。旅途中仅携带简单行李的她,立即在当地购买了电脑等硬件设备。在学校教研室的支持和帮助下,“流浪”在外的克里斯蒂娜快速掌握了线上教学技能。她跑遍当地书店,挑选适合教学的英文书籍,同时结合学习主题,录制教学视频。克里斯蒂娜的线上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同样在外上课的还有不得已滞留美国的电子信息学院教师朱岩。虽然上课时间在凌晨2点多,但他依旧情绪饱满、声音洪亮。课程结束后,他还会持续关注学生在QQ群的提问,及时答疑解惑。“在线课堂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他们提问更加积极。当得知我是凌晨上课后,学生还经常叮嘱我注意休息,让我感到很暖心。”朱岩说。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