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石门县积极探索“1+N”网络联校模式。磨市镇中心学校等3所乡镇子校与城区石门三中主校“结对”成立网络联校,每周主校子校之间实现远程同步上课,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山里的学生乐滋滋地享受到了城里学校的优质资源。
一座大山,一所“村小”,年近退休的谢代华老师,利用假日学生离校期间,拜入职仅一年半的陈文静为师,熟练手中的电子“教鞭”……
这一场景定格在湘鄂边高山峻岭中的湖南省石门县磨市镇商溪完小的三岔校区,在这里能明显感受到信息化给山区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据了解,磨市镇所辖12所中小学校中有7所像三岔校区这样的“麻雀学校”。“近几年,信息化强劲了学校高效管理、教师综合素养、资源共建共享‘三个短板’。”镇中心学校校长高吉品说。这就是信息化给湖南省石门县磨市镇中心学校带来的可喜变化——
信息化补强山区学校高效管理“短板”
2017年,磨市镇中心学校抓住全县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完成了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即便是地处高山的三岔校区这样的“麻雀校”,也能借“网”与镇中心学校和城区学校实现互联互通。
磨市镇学校地域分散,如今,中心学校利用录播系统开展各类培训;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监控系统无缝掌控学校安全情况;利用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网上评卷和成绩分析,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还能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分析;利用微信公众号,方便各学校和教师推送活动进展、分享活动收获……
“2019年下学期,全镇6所寄宿制学校对接歌路营‘新1001夜’故事公益项目。学校每晚通过广播,给寄宿学生播放一个睡前故事,用故事伴学生入眠。既有益于规范学生就寝,又让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镇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唐生碧说。
信息化补强山区学校教师素养“短板”
在磨市镇,一人一校的教学点大多数都是像谢代华这样“民办转正”的老教师,他们一直在大山里坚守。
针对山区教师工学矛盾突出、学校规模小等突出问题,磨市镇采取短期面授、网络跟进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跟进措施,实现了快速发展。2019年下学期,中心学校在录播室组织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通讯员培训、“三笔字”培训,中心学校校长亲自主讲,邀请县教育专家授课;还由骨干教师现身说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磨市镇建立网络支持下教师全员常态化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镇中心学校选派一批教师通过外出线上学习、回校研课磨课等形式培训“种子”教师,再由“种子”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送教到校,仅2019年每校送教3次,受训教师450人次。
“村小和教学点都安装了班班通,专家和骨干教师送培到校就能得以实施。”广大教师纷纷称赞信息化助力师训的好处。
信息化补强山区学校资源共享“短板”
近5年来,石门县积极探索“1+N”网络联校模式。磨市镇中心学校等3所乡镇子校与城区石门三中主校“结对”成立网络联校,每周主校子校之间实现远程同步上课,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山里的学生乐滋滋地享受到了城里学校的优质资源。
磨市镇中心学校还将全镇5所学校、7个教学点分学科联合建立镇级教研组,各教研组带动教师分工协作,实施网上集体备课,利用希沃白板自制课件,共建优质资源库。
近3年,磨市镇各中小学校广泛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师教学”,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展班班通教学比武、一师一优课、 ’。又投资近2000万元推进‘智慧教育’探究工作。磨市镇借信息化助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气象,就是石门县教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