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电教馆扎实做好延期开学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力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电教馆扎实做好延期开学期间中小学在线教育工作,充分发挥“ 教育”的作用,力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省电教馆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省教育厅疫情防控紧急通知下发的第二天(1月28日)就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紧急通知》,对全省电教系统如何保障“停课不停学”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紧接着又召开了4次专题会议,周密部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专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支撑、空间应用、资源应用、电视教学、APP应用和后勤保障等6个工作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好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各网络教学专班工作小组工作任务及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10件,并在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防控疫情专栏,及时发布、通报相关信息。

  二、统筹资源,保证质量

  整合现有资源。整合优化省资源平台现有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同步课堂》5500多节,2014年至2018年“一师一优课”部优省优视频资源5177节,电子图书、期刊、报纸300多种,《河南历史文化博览》337集。

  联通国家资源。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于2月17日面向全国提供网络点播课程,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三,省电教馆积极行动,为国家云课堂开播做好技术准备。

  引进省外资源。协调引进浙江省“之江汇”平台优质课程资源,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疫情期间无偿让河南师生使用。

  统筹教材资源。协调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免费开放中小学数字教材平台,解决教师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的教材保障问题。

  遴选教学工具。加强应用指导和监督,通过广泛收集调查,为各地各校优选推荐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网络教学APP等教学工具。目前,已经梳理遴选出10余家单位推荐的各种教学工具20余种,第一批推荐的5家单位的教学工具已由省教育厅面向社会公布。

  三、电视传输,全面覆盖

  为保障全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远程教学需求,按照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江凌指示要求,自2月6日起,会同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名校同步课堂”录制工作。所录制课程包括小学、初中、高中12个年级,已于2月10日起通过河南电视台12个频道同步播出,直至疫情防控结束。

  省电教馆具体承担了“名校同步课堂”的统筹协调及拍摄服务等任务,前期计划拍摄三周的课程:小学6个年级6个学科约354节课、初中3个年级13个学科约252节课、高中3个年级9个学科约273节课,共计需拍摄约879节课。后续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将持续跟进拍摄,直至疫情防控结束。接到任务后,省电教馆第一时间组织了专门的拍摄工作小组,安排了20余人的拍摄服务团队,具体负责联系协调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河南省实验小学和郑州市金水区部分小学的优秀教师讲课,拍摄组与省基础教研室教研员一同制定课程录制标准,商定课程讲授具体要求及课程表的设计,同时还负责拍摄场地的安排与疫情防控等后勤保障事宜。

  “名校同步课堂”从2月10日播出以来,受到广大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的纷纷好评。

  四、升级平台,保障支撑

  全面做好平台互联互通,对未接入省平台的市县,通过开通虚拟平台、与国家体系的实名认证与绑定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省所有市县区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积极对接中原云,协调平台的升级扩容,提前做好平台运行的联调联试,确保平台服务器能够满足需求。进一步优化平台注册流程,优化用户体验,让老师和学生们“一看就能懂,一点就会用”。

  2月10日“名校同步课堂”上线以来,受到全省师生的关注,为了满足巨量用户的访问需求,省电教馆又迅速行动,与省联通、腾讯云、数字教材阿里云等公司协调视频点播分流技术支撑,新增3个站点,省资源平台主站也实现了同步点播。

  “名校同步课堂”上线以来,省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平台访问量等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截至2月19日,省平台(含资源平台、阿里云和腾讯云)用户总访问量17.66亿,独立访客5429万,平台日浏览PV4.1亿次,日独立访客UV765万多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自1月28日免费开放以来,截至2月19日,平台新增注册用户79.51万人,数字教材下载量1320万册,平台访问量1.63亿次。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