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鲁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印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等,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各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修订《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与成果培育管理办法》,设立课程思政研究专项,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立项校级项目107项,培育省级项目10余项。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分类指导,区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类和素质拓展类四类课程,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学科门类,汇编《课程思政学习指导手册》,打造课程思政“元素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以多元评价为导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校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委员会检查、同行教师评价、学生评教等制度,建立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健全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创新机制,制定《教师本科教学创新奖励办法》,确立“德高”“学高”“艺高”评价标准,推进“三融入一改革”,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修订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效果列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修订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突出课程育人评价要素,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推进思政教育进教案、进课堂、进试卷、进学生头脑。修订《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关键发展绩效成果奖励办法》,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师资队伍为关键,增强教师育人能力。实施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成立“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示范中心”,举办“金课”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为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受历练、长才干。如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积极参与对口扶贫西藏墨脱县项目,指导教师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带领学生进藏送知识、送温暖,引导学生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农学院编纂《农学类(71门)课程思政元素汇编》,定期举办以“善用课程思政元素,培育新时代的新农人”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博士创新团队,将农业研发工作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紧盯技术难题,带领学生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乡村振兴。

  以红色教育为重点,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实施党委书记改革创新亮点项目,创建“五个一”红色教育平台,即创演一系列大型红色组歌(歌剧)、编纂一本红色教育读本、创建一套课堂内外大学生红色教育体系、讲好一系列胶东和鲁东大学红色故事、开发一个网上红色教育文化馆,把红色故事作为“活教材”,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胶东文化研究院,建立校史馆、书画馆和文学博物馆,编纂反映学校革命历史的教育读本《红色鲁东——鲁东大学红色记忆》,打造课程思政实践基地,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设线上课程2385门次,整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173个,做到疫情防控与立德树人两手抓、两不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