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赋能教育,让教育搭乘信息化快车”。芦淞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解决老百姓教育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让科技赋能教育,让教育搭乘信息化快车”。芦淞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解决老百姓教育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大数据:破解新生入学之“难”
该区将教育摆到全区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强化政府行为,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力保教育公平。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学生大批量进城导致城区学位十分紧张。数据显示,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2922人,其中在校流动人口子女21166人,占全区中小学生人数的64.29%。
“教育部门引入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用大数据破解新生入学难和入学公平问题。”区教育局局长朱金辉介绍,近两年秋季招生,全区创新应用网络招生报名系统、智能考试分析系统、数字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化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该区新开发的中小学生入学便民服务系统,实现了“网上预约报名—现场审验证件—系统派分学位—学生报到—学生注册”的全业务流程,家长“最多只需跑一次”就可在系统上完成所有报名工作,不仅方便了家长,还有助于教育部门的学位均衡管理。该区用大数据技术破解新生入学难和入学公平问题的创新之举,被市教育局评为株洲市教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大数据也为破解其他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发力:“芦淞区教研云平台”的建设,加强了对阅卷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等平台数据的挖掘、应用与研究;基于大数据进行教研,让数据在共通、共融与共享中汇聚、创新与发展,教育内涵品质得到了快速提升,助推城乡盟校一体化发展。
“ ”技术手段为突破口,优先配备装备给农村学校,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018年,集团化办学开始在芦淞区推行,10大教育集团帮扶带动双牌小学、团山小学、旭日小学、杨家桥小学、金轮侨心学校等农村薄弱学校发展。与此同时,依托网络联校建设了25间“专递”教室,开展城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步培训等教学活动,集团内部实现深度融合。
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为核心,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由基础建设向教学应用转型。
区域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学校社会满意度大幅升温,学生回流明显。双福村双牌小学作为何家坳小学的分校,全面复制何家坳小学的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教研、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秋季一年级新生达到54人,比去年净增22人,比前年净增40人。
数字化:破解评价体系之“难”
南方三小是市信息化试点学校和“数字校园”。该校创新打造出《航空雏鹰展翅飞》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传统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进行数字化的改革。
校长黄新介绍,这套评价体系支持PC端、移动端等多终端应用,最大亮点在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分值量化打破了教育评价的“一言堂、一份学业报告单”的格局,建立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评价诚信制度,让每一个评价者公正公平评价学生。
目前,创新评级系统在该区5所学校进行推广试点,经验成果荣获市教育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