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全面完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形成了以省级教育信息化平台为龙头的数据互通、系统互联、应用协同的省市县校四级智慧云服务体系。

  近日,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叶畈教学点内一堂欢快的音乐课正在进行,教师陈业顺带着学生们通过网络课堂认真学习儿歌、舞蹈,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从2011年起,金寨县陆续在全县所有学校安装网络教学设备,通过互联网让山区孩子们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如今,网络化教学设备已覆盖全县所有教学点。

  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全面完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形成了以省级教育信息化平台为龙头的数据互通、系统互联、应用协同的省市县校四级智慧云服务体系。全省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分别由2011年的53.5%、14%、14.7%提高到100%、100%和99.4%,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从2012年的5.1∶1和19∶1提高到0.87∶1和7.22∶1,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学生注册率分别达100%和96.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线课堂推动城乡资源共享

  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学校和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占主要部分,当前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的教学点仍达5000余个,不足50人的学校居多。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教学点更是农村教育的洼地。面对这一实际,教育信息化成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得力手段。

  2014年,安徽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省政府实施的“861”计划,工作的重心放在基础教育,重点落实在农村中小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全省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资金53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中小学资金占七成;省级财政拨付1.5亿元专款用于在线课堂常态化教学应用,建设1836个主讲课堂和4900个接收课堂,实现教学点全覆盖。

  对于山区孩子来说,在线课堂为他们连接了一个广阔的外部世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共享。

  在金寨县同心小学多媒体教室,记者看到学生们正通过网上在线课堂,和100多公里外的合肥市南门小学教师共上英语课。“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南门小学和同心小学开展结对帮扶。除了硬件支援、教师培训外,最直接的帮扶就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说。

  南门小学是安徽省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优质学校,通过在线课堂,学校名师可以跨越时空,成为山区孩子的任课教师。“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难以找到优秀教师,英语、美术、音乐课更是没法开展。在线课堂实现了课堂上声音、图像同步传输,教师可以异地教学。”同心小学校长储诚超说。

  截至目前,安徽在线课堂为4000多个农村教学点开了70万节课,涉及音乐、美术、英语等8个学科,受益学生累计33万余人,有效解决了教学点课程无法开齐开足和教师结构性缺编难题。

  智慧课堂力促优质均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和“有质量”凝聚了老百姓对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热切期盼,而教育信息化正成为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有力助推器。

  2018年,《安徽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印发,将智慧学校建设列入省级重点工作、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根据《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2019年安徽将完成50%的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建成16%的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各市学业评价系统全部建成。到2022年,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优质数字资源体系。

  如今,“大数据”“精准分析”“个性定制”等教育方式在安徽一些偏远乡村地区已成为现实。

  在金寨县白塔畈实验学校,课堂上每个孩子都配有一个平板电脑,教师在讲台上提问,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抢答。问答环节结束后,课件自动统计回答正确率,通过大数据分析获悉全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大数据分析还可以为每个孩子找出薄弱点,方便教师一对一‘对症下药’。”该校校长关从胜说,县财政统一出资购买平板电脑,由各乡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使用,基本上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天都会用到。

  而城市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给学校教学理念、结构、方式和评价体系带来了深度革新。

  2017年8月,合肥八中建成安徽首个智慧校园实践基地,两年多来投入3500多万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慧课堂体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布置作业、批改试卷,迅速收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个阶段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评判学生状态,让教学和育人变得更加个性化。

  根据规划,从2018年起,安徽全面启动300多所示范高中学校、各地市条件具备的中小学,以及开设在线课堂的乡镇中心学校(含教学点)作为首批智慧学校示范校或实验校建设。到2020年,全省将有50%以上中小学进入智慧学校序列,2022年实现全覆盖。“信息化将不再是个别的‘盆景’,而是正成为教育亮丽的‘风景’。”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说。

  为教师发展提供稳定能量补给

  教育信息化不仅给学生带来切身实惠,还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目前,安徽大力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省级培训选学平台、测评系统和培训课程,建立评价标准,积极开展资源平台应用、 慕课教学、在线课堂、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专题培训,共计培训49.8万余人,有效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在未来5年内,全区将借助推进教育信息化探索智慧教师种子队伍建设,建立区级与校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区域性网络研修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选拔一批教师组成智慧教师种子队伍,探索多种模式智慧教学,生成若干具有推广价值的智慧教学案例,带动全区教学模式创新变革,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专业发展。

  去年,蜀山区全区试点开展“大数据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课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对课堂教学行为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分析、处理,使实验教师能够运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工具,关注课堂师生交流互动,提升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

  琥珀小学教师周君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以往评课总按照经验来进行,但现在可以依靠大数据分析工具,精准地捕捉到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借助技术手段,让经验性的东西转化成理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教师来说,让我们一下子有了顿悟的感觉”。

  在提升教师能力的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大大提升了教育主管部门的现代治理能力。目前,安徽已完成11个国家管理系统建设,并自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等17个省级管理系统。

  安徽还建成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常态数据库,收录学校数据3.2万条、教师数据55万条、学生数据856万条、其他数据2.4亿条,并向各地进行数据授权与共享,促进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利用大数据辅助教育管理和决策。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