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地势特殊,山区农村学校众多,传统教学方式下名师资源仅限于部分重点学校,农村学校部分学科优秀教师资源欠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无法实现名师资源共享。
淄川区地势特殊,山区农村学校众多,传统教学方式下名师资源仅限于部分重点学校,农村学校部分学科优秀教师资源欠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无法实现名师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开展“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索,为淄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提供了平台,有效解决了名师不均衡的问题。
10月25日,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与峨庄中心小学共同完成了一次”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教学。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世军、电教馆馆长王迎军及淄川区10所学校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到此次交流研讨中。在“网络双师同步课堂”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两所学校实现了课堂教学异地同步直播。远隔百里的孩子变得“近在咫尺”,城乡师生成功实现课堂实时交流,在共同学习研讨中进步提升。
(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主课堂的老师正在上课)
(淄川区峨庄中心小学分课堂)
课堂上,两校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务实高效。在课后的教研过程中,王世军副局长对于学校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创新搭建“网络双师同步课堂”给予肯定,他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通过互联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名师资源,把专用资源向公共资源开放,突破地区名师资源有限的瓶颈。在平台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创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应用,各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带来的名师效益,整合区内优质的教师资源,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水平。其次,针对性的设立“教学课题”,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集中的问题,利用“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平台,让区域内的名师进行专题重点讲解。然后,要充分认清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性,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加强交流,不断加强教师建设,塑造一批优质的教师队伍。最后要狠抓落实,杜绝形式主义,让教育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王迎军馆长在听取参会校长意见后,指出学校校长必须关注教育部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扶贫先扶智”,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最终的落脚点,“网络双师同步课堂”为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条件,直面现阶段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改变思想、勇于创新。各学校要加强交流,通过“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将静态的优质数字资源转化为活化的过程动态资源,最终实现城乡学校的“双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现场的学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也针对如何进一步利用“网络双师同步课堂”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参会的十余所学校负责人进行研讨交流)
“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是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 展的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借助“网络双师同步课堂”实现城乡共育共成长,让城乡师生可以在课堂中实时交流,在共同学习研讨中进步提升,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共享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