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申城沃土,践行“自强不息”精神。 上海大学通过对接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检验学科建设水平。一是参与轨道交通和城市雕塑建设。
立足申城沃土,践行“自强不息”精神。 上海大学通过对接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检验学科建设水平。一是参与轨道交通和城市雕塑建设。学校着力搭建公共艺术学科平台,倾力培育跨学科、跨专业项目团队。上海大学先后高质量承担了上海轨交1号线、7号线、13号线、18号线等11条线路的总体形象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导示手册与网络规划制定,6条线路171个车站(占车站总数的43%)的总体设计及80%以上的地铁壁画制作等;完成上海近50%的城市雕塑等。二是助推吴淞工业区转型发展。积极响应上海市关于吴淞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成功举办“宝”艺术节、国际策展人课程、SAFA国际论坛等3项大型活动;组织国内外22家设计团队开展“新美院”主题建筑概念设计竞赛;邀请40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驻地创作等,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在吴淞工业区的辐射效应和先导作用已初步形成。三是实施“美丽乡村”计划。学校以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从乡村规划、农房设计、环境整治、业态策划等方面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作了有益探索。近几年,完成在上海松江区、奉贤区、崇明区、青浦区、宝山区等美丽村镇建设规划项目近10项;在浙江参与了13个乡村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仅玉环县就引入8000万资金投入。
扎根中国大地,弘扬“非遗”文化。 一是承办非遗传承人群研习班。学校作为文化部非遗培训中心,将非遗研培、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再生与国家精准扶贫对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保护转化机制。四年来,先后培育青海果洛、四川阿坝、贵州遵义、新疆喀什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与当下生活融合的路径,全面助力非遗传承人群的创新创业。二是推动非遗“三进”(进社区、进校园、进市民)工作。创立国内首家手造驿站,在虹口区建立了6个手工驿站,分布5个街道,开设200多类手工体验课程及公共艺术讲座;动手动脑做“非遗”,近年来,先后组织三次进校园活动,覆盖上海及余姚三所小学,约4000余人参与;参与主办2018年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学校负责策划5大手造行星展区,组织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中国非遗大师、200多名国内外手造大师参加。展会期间,开展TED演讲70余场,开设体验课程1000余门,推出手造新材料、新设计、新玩法2000余种。
拓宽全球视野,打造“中国品牌”。 通过承接国际重大项目,不断向世界展现中国创造和中国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传播中国美术特色和价值。一是主办中国国家馆主题展。比如,举办达喀尔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主题展等。通过主题艺术品展示、艺术衍生品展销、手工艺的展演与体验等形式,展示中华文化,为推动国家双边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起到了有益作用。二是加强智库平台建设。召开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汇聚世界七大地区的专家学者,讨论关于对全球地方重塑概念的理解以及分享“地方重塑”案例,为地方转型发展积淀智库资源。三是举办“风从海上来”系列国际交流展。先后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西班牙萨拉曼卡市立图书馆、英国剑桥大学等著名文化艺术圣地举办系列艺术交流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四是创立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协同体。联合东京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旧金山艺术学院、阿根廷国家艺术大学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成立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协同体,签署协议和备忘录,推动国际艺术教育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