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制造大国的腾飞!”“职教20条”出台,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林先生的女儿放弃保送到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报考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班。该专业系“3+4”职高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职业人才试点项目,即在职校读3年,毕业后直升浙江师范大学本科。这一专业面向全省招40人,杭州只有10个名额,要求学生成绩在中考第一批分数线之上,提前录取。
“家长放弃普高选择职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变化。”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金仁康告诉记者,今后,“3+4”的试点学校范围有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各种形式的职教改革也正在进行中。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类型的教育,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制造大国的腾飞!”“职教20条”出台,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声音。然而,业内人士也不无担忧,因为要破除社会长期以来的偏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宁波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星达讲了三个相悖的现象:一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依然根深蒂固;二是大家都认为职业教育重要,但大多数家长都不愿意自己孩子进职业院校;三是全国职业院校都说自己很重要,但又想把自己升格成普通院校。原因在哪里?“就是职业教育太职业教育了。”他感慨道。
事实上,上升发展通道不顺等是很多人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读职校,意味着学历低、能力不行、素质不好,没有发展前途。
应让适合的人读职校,而不仅仅用分数分流,很多人这么提议。一些出发点好的政策,却带来负面效应,事实上加剧了社会的偏见。杭州仁和实验学校教师马正认为,职校学生不能成为“学困生”的代名词。要适当提高入学门槛,改变现有的单一文化课考试的招生方式,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让考不上普高的学生直接去读职校,这是错误的。应该鼓励青少年在提升学业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型接班人。”湖州师范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呼格吉乐呼吁。
浙江省团校麻来军认为,要提高职教吸引力,关键在于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20年前以及更长一段时间,一些最优秀的初中生首选中专和技校,这与当时的政策有关。如今,讨论职教的吸引力,应该不仅只关注职教领域自身,更要关注各种社会因素。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曾国健认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职教。要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职业教育体验活动,使之了解职业院校和专业;要面向广大市民开展职业教育成果展,通过技能展演、作品展示、产品展销等,使之了解职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建议各级行政部门要系统梳理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对与现行支持政策有冲突和重叠的,进行沟通协调,明确政策边界,适时废除、修改或重新制定。她建议完善加强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研讨落实“职教20条”相关精神和措施,督促地方出台具体政策、经费支持等措施。同时,要营造尊职重技的社会环境,提升职教人才社会地位。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确实,让职教更有吸引力,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要消除各行各业招录壁垒,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畅通职业教育研究生培养通道。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提升高技能人才、工匠、各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学生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在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王志泉看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经过5~10年,职业教育将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国家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