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检查组分6个小组对17个县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共随机抽查学校和教学点179所(个),其中小学75所,初中51所,一贯制学校12所,完全中学7所,教学点30个,特教学校4所。

(2018年11月15日)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1月10日至15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山西省申报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了督导检查。本次督导检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要求,在对山西省申报材料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督导检查中,重点检查了今年提出申报的9个县,同时在前五年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110个县中,抽取8个县进行了复查。

  督导检查组分6个小组对17个县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共随机抽查学校和教学点179所(个),其中小学75所,初中51所,一贯制学校12所,完全中学7所,教学点30个,特教学校4所。检查中,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数据;通过专用网络平台组织对549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随机访谈等形式,征求了公众意见。

  督导检查组对各县的督导检查意见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按照《办法》规定,督导检查组对山西省各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办学基本标准后进行。各省(区、市)应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山西省结合本区实际,就办学基本标准制定了相关指标。督导检查组对各县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学校基本达到了评估标准(这里主要提供了今年申报的9个县情况,详见表1)。

   、无线网络“三个全覆盖”。

  (三)落实各项政策,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山西省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师补充和交流,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一是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持续十年组织实施“特岗计划”,2018年选拔2172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担任教师。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8年,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共计7800万元,实施教师全员培训,以乡村教师为重点,努力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黎城县近两年投入340万元,组织7次大规模教师培训,培训教师2460人次。太原市尖草坪区采取省外挂职、教育论坛、高校研修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三是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山西省把校长、教师交流列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推动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开展。2017年全省交流校长0.5万人、教师9.1万人,占比分别达24.65%和14.91%。近四年,万荣县交流校长109人,教师1128人。四是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全省各地连续多年按人均每月100元发放农村教师补贴,全省21个集中连片特困县按人均每月300元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在乡镇学校工作的在编在岗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促进了乡村教师的稳定。平定县为乡村“走教”教师每人每月发放500元专项津贴,并购买人身意外险。平顺县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偏关县、交口县分别投入1460万元、1117万元,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240套、180套。灵丘县从2017年开始,每年财政拨付30万元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做一次体检。

  (四)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山西省注重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开展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去年起在晋中全市启动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探索“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的新路;在孝义市、左权县、和顺县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省级试点。全面深化中考改革。在全国较早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60%以上比例分配到农村初中政策。积极探索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制等“紧凑型”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办学模式改革,目前,全省已有113个县区在改革中取得明显成效。晋中市“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称为“晋中模式”。临汾市尧都区组建3个教育集团,通过强校带弱校,实现了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山阴县采取“互融式、拉手式、辐射式、送教式”开展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沁水县组建8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和8个教育集团,实施对口帮扶,走集团化办学改革之路。二是落实学校管理标准。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连续多年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作为全省教育工作重点,每年组织一次全省性的检查督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现均衡编班;中小学校节假日违规补课得到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免试、划片、就近”入学。静乐县从2017年以来由财政买单,对城区学校在校生实行课后1小时免费托管。三是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各地各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武乡县通过打造红色长廊、编写《红色武乡》教材、讲述抗战故事、寻访八路足迹等方式,积极开展革命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临汾市尧都区所检11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品位、有层次、各有特色。左权县大力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全县学生个个会唱左权民歌,人人会演小花戏。万荣县以“五双”工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发50余种校本课程,创建特色学校50多所。

  (五)关爱弱势群体,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山西省落实国家要求,制定政策,多措并举,努力保障特殊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一是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山西省在21个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工作的基础上,又将46个县纳入地方试点,惠及近5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偏关县教育扶贫提标扩面,全县实现寄宿生全免费就读。静乐县创新教育扶贫模式,组建2所扶贫学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费用全部由县财政买单,学校工勤人员优先从贫困学生家长中选聘。平定县通过财政资金购买服务,为所有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屯留县从2014年起将“寄宿制炊事员、生活管理员、安保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累计投入2310万元。左权县近五年投入600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天6.3元。二是保障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山西省认真落实“两为主一平等”原则,切实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参加中考和高考,实现“平等就学全覆盖、一视同仁全覆盖”。全省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临汾市尧都区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负责人包联结对99名孤儿。三是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全面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省11个市和所有30万人口以上县全部建起特殊教育学校。省级特教专项经费由每年150万元增至500万元,2014年以来,特教学校教师补贴标准由基本工资的25%大幅提高到5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国家和省定标准,根据数据审核和此次实地督导检查,17个县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部分县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依然突出

  临汾市尧都区、平定县、屯留县、武乡县、左权县、万荣县分别有多所学校超过2000人。临汾市尧都区、左权县、黎城县分别有多所学校超过3000人。临汾市尧都区、平定县、尖草坪区、万荣县、左权县、山阴县、交口县小学班级超过45人班数较多;其中,临汾市尧都区、左权县、交口县小学班级超过55人班数较多。万荣县、屯留县、临汾市尧都区、平定县、沁县初中班级超过50人班数较多;临汾市尧都区、交口县初中最大班额超过55人。

  (二)学校办学条件依然存在缺口

  一些县有多所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太原市尖草坪区、临汾市尧都区、长治市屯留县、阳泉市平定县、晋中市左权县等缺口较多。

  临汾市尧都区、太原市尖草坪区、武乡县、静乐县、沁水县有部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足。临汾市尧都区、太原市尖草坪区、静乐县、左权县、平顺县、武乡县有部分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不足。部分县学校功能教室数量不足,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未达到省定标准。屯留县等一些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条件陈旧,学生饮水设备不足。一些县学生宿舍设施条件较差。

  (三)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不足

  部分县存在教师空编现象,临汾市尧都区、平定县、屯留县、灵丘县、万荣县、平顺县按照核定编制,缺教职工人数较多。临汾市尧都区、阳泉市平定县、太原市尖草坪区、晋中市左权县等临聘教师数量较多。各地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外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不足,临汾市尧都区、平定县、交口县、灵丘县、屯留县缺员较多。一些地方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在农村学校问题更为突出,平定县、武乡县、黎城县等全县45岁及以上教师比例较高。一些地方教师队伍交流制度不健全,交流条件设置不合理,交流的校长、教师占总数的比例不到3%。

  (四)学校管理仍存在不足

  部分学校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如太原市尖草坪区个别学校危化药品管理不规范;平顺县个别学校楼梯不符合建筑标准;武乡县部分学校一键式报警系统均未与公安部门联网,有的教室后门打不开;沁县、潞城市个别学校化学实验室通风设施不达标;沁水县交口县个别学校门口无减速带和安全标识,等等。一些县部分学校图书、仪器、信息化设备等使用率较低。一些县部分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校本研修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少课程规划及实施方案。一些县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高,缺乏整体规划,结合当地文化不足,特色不明显。平顺县、黎城县、沁水县均有部分学校校舍建设工程进展速度慢,影响学校教育教学。

  四、督导意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山西省各级政府要以本次督导检查为契机,针对本次督导检查以及省级督导评估和市、县自查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照国家和省定标准,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整改到位。

  (一)巩固成果,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要求持续、深入地贯彻好、落实好。已经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仍体现了短期突击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巩固成果,更加注重健全长效机制。一是要健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对人口变动和城镇化进程等诸多影响因素,做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项目建设规划,落实好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交钥匙”工程,加大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全面提档升级学校设施和装备。当前,要把校额和班额偏大、校园校舍运动场面积不足、装备条件较差、校际差距大等突出问题作为首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加以解决。三是健全政府履职发展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做到责任不减,机制不断。要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强化整改责任落实,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向深入,久久为功。

  (二)优化提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一要改进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工作,做好动态核编,用好国家政策规定的增编因素,做好招聘录用,加大“特岗教师”实施力度,有效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当前,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编外教师、代课教师数量偏多的问题。二要加强教师培训,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成果,丰富培训内容和手段,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要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优先保障教师平均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政策的落实,重点提高乡村教师各项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到乡村学校从教。

  (三)深化改革,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机制

  要把改革作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力的引擎和动力。一要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已经部署安排的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校长职级制等,要建立良好机制,加速试点工作向全面实施过渡,力争早见成效、广见成效。二要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全国先进经验为参照,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实施力度。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探索开展走班教学;适应因材施教需要,组织分层教学,挖掘多种教育要素,丰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要深化学校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关于学校管理相关标准要求,构建现代学校先进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重点加强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活动管理,也要继续重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四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家有关义务教育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总结推广山西省部分市、县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解决好依然存在的择校问题、校外培训过滥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为义务教育学校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

  (四)强化督导,进一步提升均衡发展水平

  教育督导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现代化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要落实国家有关要求,不断加强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要加强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作用。要加强队伍建设,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充实到督导岗位。要完善督导机制,加强监督、指导、监测、问责,强化督导权威。要提升督导水平,完善体系,规范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模型,提高督导评估科学性。要转变督导重心,更加关注质量,积极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发展转向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强化督导,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要建立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推动市、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责任的真正落实。

  督导检查结束后,请山西省进一步研究,及时布置整改工作,在三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