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放大学创办于1960年,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成为我国第一所以“开放大学”冠名的高校。

  上海开放大学创办于1960年,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成为我国第一所以“开放大学”冠名的高校。近年来,学校秉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面向成人开展专科、专升本科教育,成为上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上海开放大学目前注册在读学生达7万余人,有50所分校和教学点,是上海在校生人数最多,教学场所最分散的高校。要让如此之多的分校保持一致的教学和管理水平,让数万师生获得同样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上海开放大学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建立覆盖全校各个校区的教学和管理信息系统,为保障大范围、大规模远程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平台。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开放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我们采访了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办、信息中心主任、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君研究员,请他介绍了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和推动信息技术与开放教育融合创新的经验。

   信息技术重塑开放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将会发生哪些改变?

  肖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重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数据、 等技术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学习,以复合多变的线上线下的学习空间融合,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式学习。四是实现全方位的教学质量控制。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数据采集、分析、诊断和即时反馈,提升学习成效。

  《中国教育网络》:开放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有哪些挑战?

  肖君:在开放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主要会面对两个挑战:一是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职责都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者,而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平台,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应用成效不够显着。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支撑,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和教学支持服务模式,是当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网络支撑终身学习

  《中国教育网络》:上海开放大学教学信息化创新的效果如何?

  肖君:当前,上海开放大学围绕大规模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在线开放学习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有效的混合式教学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媒体工具、教学评估和辅导教师等进行了全面的整合,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优化。

  上海开放大学正在开展的大规模混合式教学实践,其特点一是制定了学校层面的混合教学框架和相关指南,全校共享,各专业、课程可参考制定各自具体的混合教学方式;二是加强国内外交流,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培训,提高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技能;三是从学校和学院层面探索开展改革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做好试点和推广;四是注重互动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有效学习实现;五是注重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设计,以活动为抓手促进学生参与学习,通过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六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建立立体化和及时反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七是注重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者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全校学历教育的日常运转提供了有效支撑,截至2017年,学校共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817门,服务师生6万余名;形成课程资源2万多份;完成170万次作业和在线自测;上传论文10655篇,教师网上指导13万次;进行2119次网上教研活动,教学交互12799条。

  与此同时,上海开放大学还积极探索和实践在线开放学习模式,为市民学习者提供微视频、即时测试、直播课堂、在线作业等学习方式以及多样化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完成课程学习的市民能获得开放大学相应学分并根据规则存入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由上海开放大学承担的“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上海学习网,目前拥有注册用户300万人,课程资源2.8万个,线上学习团队2699个,访问人次2.1亿次。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上海开放大学承担),开户数超过86万人,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数达全市常住人口的13%。有效促进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构建了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机制和转换标准体系,实现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中国教育网络》:为了适应教学的新模式,上海开放大学的教学环境做了哪些改造?学生和老师对此有何反应?

  肖君:围绕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工作:一是构建可靠的网络环境。建成了上海开放大学宽带城域网,形成覆盖全市50多个分校、教学点的三级组网架构。建立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结合的弹性混合云,虚拟机超过了300多台。二是建立先进的在线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集招、教、学、习、考、管和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全学习周期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教师空间、学生空间与管理空间,同时通过直播课堂、微信群组互动、移动APP、学习预警、学习数据分析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师生反应平台功能全面,便于一站式使用。相较于传统互动工具,学生对直播课堂和微信群组活动互动教学方式总体满意度超过91%,学习氛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三是建设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研制新的在线课程建设规范,已建成支持全网学习的在线课程198门,资源丰富度和微型化得到了学生认可,并建立多个虚拟实训教学系统,弥补了实验室不足。四是构建个性化支持服务体系,多途径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精准化支持服务,实现呼叫中心、在线客服、邮件、短信、QQ、微信等服务的整合,2017年学习信息个性化提醒60万余条,提升了学习服务的及时性。五是建立领先的开放学习实验环境。我们建设了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集教学、研究、测试、分析和创新于一体的智能开放教学研究服务平台,面向教师已开展多批次的在线和混合教学的实验应用与学习体验评估,提升了课程设计质量,并与国际同行建立了紧密研究合作机制。目前我们正在围绕“智慧环境、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目标,打通线上线下教学分隔,设计科技先进、体验友好的开放智慧学习中心。

  体制创新服务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网络》:上海开放大学在教育信息化体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肖君:本校的信息化体制架构主要是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主抓,IT部门具体落实的机制。信息办负责规划和管理,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技术支持服务,两个部门已整合在一起。为了更好提升信息化水平,由上海市科委批准,建立了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远程教育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

  目前,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支持服务团队的建设。以远程教学为核心,上海开放大学建立了立体式支持服务体系,形成由信息化部门、教务部门、学院、分校、呼叫中心等相关人员参与的IT支持服务团队,及时开展培训、交流和问题反馈。

  《中国教育网络》:未来,信息技术如何为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肖君: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海开放大学通过建设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全过程监控和多元评价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各类人群提升学历层次、提高职业技能和丰富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的信息技术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手段提供了支持,比如学习分析在其中可以扮演促进学习者成功的角色,既通过分析学习者行为,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从而优化学习。我们正在实施的学习分析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在线学习教学设计提供证据支持。二是促进在线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提升。三是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学习平台实现。上海开放大学正在开展“关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在线学习者画像研究”,这一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是希望通过学习者全景画像的构建,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上海开放大学始终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未来,信息技术将成为上海开放大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实现教育智慧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不二法门。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