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特教中心,像这样的多功能教室有30多个。在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的“首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示范校”名单里,蚌埠特教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特殊教育学校入选。

  “看着屏幕上的小鱼,跟着它抬腿。”10岁的乐乐在老师的帮助下,吃力的尝试完成动作。“真棒!您做的非常好!”随即,电脑里就给出了语音互动,乐乐听到后哈哈大笑。

00300742970_ddcdeffc.jpg

多媒体感官室

  在蚌埠特教中心的功能教室里,患有轻度脑瘫的乐乐正在做康复训练,而这个会“聊天”的机器叫主动运动综合康复训练系统,主要锻炼肢体协调和平衡能力,系统的显示屏里会实时显示训练的次数和完成状态。

  在蚌埠特教中心,像这样的多功能教室有30多个。在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布的“首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示范校”名单里,蚌埠特教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个特殊教育学校入选。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让蚌埠特教中心的老师们,在特殊教育里玩转起了“智慧课堂”。

00300742971_aa0c0976.jpg

乐乐正在使用主动运动综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

  “硬件”领跑 特殊学校教室里大变样

  走进蚌埠特教中心的教室,各式各样“高大上”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里是一所特殊教学学校。2014年9月,蚌埠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占地60余亩,这也是安徽省目前为止占地面积最大的特教学校,开有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学前康复教育教学,目前在校学生215人。

  特殊教育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一直都是困扰蚌埠特教老师们的问题,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案例和经验,蚌埠特教中心的老师们“摸着石头过河”。

  “新校区建的时候,就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考虑着20年后使用还不落后。”蚌埠特教中心校长李森介绍到,学校的硬件设备是省内一流的,为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学校先后投入了700余万,配置了100多台电脑,每个教室配有 的“三通”目标。“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常态,我们要迎头赶上,不能落伍。”

  对着镜子训练口型、吹口笛练气息...这是以前老师训练聋童发声时,用得最多的一些土办法,费时费力,枯燥乏味,学生常常不愿意练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专门购买了聋童练习发声的“听觉教学训练”平台和“言语训练教学”平台,软件能够提供多种声控的动画游戏,聋儿通过麦克风输入自己的声音时,立刻能获得动画形式的参数反馈,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发音存在哪些偏差。“因为是游戏的形式,同学们特别感兴趣,对于我们教学来说省时省力,效果特别好。”李森介绍到。

  推陈出新 孩子们爱上“智慧课堂”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是以前课堂上的真实写照,枯燥乏味,教学上难以“玩出花样”,而如今信息技术化的时代,老师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上“各显神通”。

  “以前训练脑瘫和自闭症孩子的视觉、触觉、听觉时,没法形象的表达,老师们很费劲。”如今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多媒体感官室里,包含有炫彩天地、荧光彩帘、脚底触觉、风力发生器等系统,可以通过声音、灯光、图像等手段,很形象的营造出多感官世界,孩子们在里面可以直接感受。“这样的课孩子们很爱上,对于我们教学来说也是一个解放,以前很难解释的事情,现在变得轻而易举了。”杨梅老师说到。

  聋生课堂上,仅仅使用手语,没有听觉的补充,学生有时候很难理解手语的确切含义,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视觉补充听觉的损失,在课件中实景展示手语教学涉及到的词汇,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快速的理解手语的含义,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智慧课堂”丰富了老师们的教学手段,也创新了课堂形式。培智语文教学里的多彩动态画面,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数学教学里。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用电脑绘画,感受科技的魅力。“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让孩子们对课堂教学一直都保持有新鲜感,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是喜欢上的。”李森介绍到。

  创新理念 特殊教育的“特殊办法”

  面对先天有缺陷的孩子,教学上如何出新出彩,特殊教育需要“特殊办法”。

  五年级培智班的张哲灏,患有自闭症,爱动、爱闹、“鹦鹉学舌”,刚入学时,老师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能是他安静下来。学校根据他的特殊情况,专门制定了IEP方案(学生个别教育计划),除了进行手语训练外,通过多媒体训练张哲灏的认知能力,还利用充满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数字OT平台,训练他的运动能力,在老师们的慢慢训练下,张哲灏逐渐安静了下来,并喜欢上了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IEP方案,主要就是学生们的日常上课内容,各有侧重。”李森介绍到,蚌埠特教中心会通过专业的评估软件,评估出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并进行结果分析,老师们会根据这个评估结果为孩子们制定IEP方案,每个孩子所需要上的功能科都是不同的,大大的提高了康复的针对性。

  在教学楼的入口处,一个高高的玩具柜格外的显眼,陈列着布娃娃、小汽车等各式各样的玩具。“这就是我们的牛牛币兑换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获得的牛牛币来兑换玩具。”李森介绍到,学校制定了“牛牛币奖励机制”,学生通过在教室、宿舍的纪律表现、卫生劳动表现的评比结果,以及校外获奖和受表彰的情况,来获得相应的牛牛币。“有了这个奖励,学生们会自觉的养成良好习惯,争当先进。”

  除此之外,“送教上门”、课后的QQ、微信群交流等创新教学方法,激活了孩子们的兴趣点,“特殊办法”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让课堂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彩,特教中心的孩子们爱上了课堂。近年来,蚌埠特教中心20多位听障学生考上了北京、长春等国家重点聋人高等院校,60多人考入全国重点聋人高中,学生书画作品先后200多人次获得全国大奖。

  “学校的第三期信息化建设工程正在推进,电子班牌、智能化办公、在线教学等,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不能掉队。”李森说到。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