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介绍,甘肃省在2014年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以下简称“全面改薄”),通过四年实施,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增加约2.35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塑胶跑道、电子白板……这些在东部地区学校中早已屡见不鲜的教学设施,如今也成为甘肃这个西北内陆省份大多数学校、甚至不少乡村学校的“标配”。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高二学生李文倩说:“我在洮阳中学上初中时,学校里还是土操场,跑完步就是一身黑。现在回学校发现,操场已建成了塑胶的,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了很多。”

  李文倩现在就读的临洮中学的教学条件在近些年也有了大幅改善。学校不仅建设了校园网络与电子监控系统,还配备了电子白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临洮县玉井镇番寺坪教学点等乡村学校也有了“图书角”“手工操作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教学设施,乡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在舒适的教育环境中体验现代化教学工具带来的学习乐趣了。

  不仅在定西地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

  甘肃省教育厅介绍,甘肃省在2014年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以下简称“全面改薄”),通过四年实施,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增加约2.35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学生课桌椅达到1人1桌1椅的要求,并基本消除了D级危房和寄宿学生“大通铺”现象。

  尽管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升,但教师、特别是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短缺,一直以来是乡村教育发展亟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过去虽然一些乡村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但利用率不高,教学点里的电子白板甚至只能静静地等待灰尘覆盖。

  为了不让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成为“摆设”,也为了弥补乡村教育师资的结构性不足,给农村教育提供除“支教”和“走教”之外的第三种选择,甘肃省很多地区进行了网络直播教学的试验。

  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校长邵锦堂介绍,以前大雪封山的时候,外面的老师进不来,很多偏僻乡村学校里的老师只好身兼多职。语文老师同时教着音乐、数学老师又教着体育和美术。这样教学,学生们的学习自然收效甚微。“非专业老师不会上音乐课,只能拿一盘磁带给学生听,或者教自己仅会的一两首老歌。”邵锦堂说。

  但现在情况变了,“如今学校里有了‘阳光课堂’,遇上大雪封山的天气,学生们也能跟着专业老师学习。”邵锦堂介绍的“阳光课堂”就是通过网络和教室里安装的多媒体一体机等“ ”教室6.4万个,3390个教学点实现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班班通”设备则实现了全省全覆盖。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让人倍感温暖的话语也正是甘肃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新目标。甘肃省教育厅介绍,未来甘肃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扩张教育资源,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