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四所高校作了典型交流发言,介绍了本校“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实施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京发〔2016〕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总结交流市属高校“引智帮扶”工作经验,培育先进典型,扎实推进工作,2018年12月24日下午,北京市教委组织召开市属高校“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总结交流会。
会上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四所高校作了典型交流发言,介绍了本校“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实施进展情况、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等。
2017年以来“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全面对接、定期抽查等工作方式严密部署、扎实推进,市属高校与低收入村实现“一校一村”或“一校多村”结对帮扶, 23所市属高校参与对接了全市34个低收入村。北京市属高校积极按照北京市教育两委工作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多部门协同,深入结对低收入村调研,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因地制宜、精心筹划帮扶项目,通过帮助低收入村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开展党建教育帮扶、谋划引介增收致富产业、推广销售特色农产品、进行就业指导与技术培训、捐赠图书物资设备、组织文艺演出慰问等项目措施,扎实开展“引智帮扶”,取得良好帮扶成效。各市属高校“引智帮扶”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重视党建教育帮扶,实现校村共建共赢;二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帮扶特色鲜明;三是能够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四是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突出。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马荣才副主任在会上讲话中介绍了全市五大社会力量与低收入村结对的总体情况,指出了当前低收入村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建议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部门沟通与信息共享,协同推动各高校与低收入村所在区农业部门及乡镇的对接、与驻村第一书记的对接、与其它社会力量的对接等,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建议高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及智力优势开展帮扶,并通过加强典型经验交流有效促进工作开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黄侃同志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相关工作要求,把“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抓实抓细,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彰显和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二是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专家队伍优势,组织动员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等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低收入村帮扶工作中,指导引导学生将毕业论文写在广袤的京华大地上、写在引智帮扶实践中。要将此项工作与组织部门派驻第一书记的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双促进,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的优势以及工会组织的优势等开展一些帮扶活动。三是从市教育两委层面要推动搭建工作交流平台,促进各高校信息共享、资源互助、经验互鉴、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引智帮扶”低收入村工作的有效开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全市23所市属高校主管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3所央属高校相关负责人等6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