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力开展“文化铸魂 改革筑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精神价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40周年非凡成就全方位融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深入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少年记者采风写作、微电影创作及培训等形式主题活动,在全省大力开展“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中小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促进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系列教育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截止11月底,由师生创作的参展艺术作品逾2万件。
一、找准切入点,创新开展“主题式”传统文化教育
坚持以深入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为契机,确定 “传承中华文化 见证改革力量”年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通过大力开展“文化铸魂 改革筑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精神价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40周年非凡成就全方位融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暑假、秋季入学等时间节点,通过举办论坛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时代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坚持以“寻40年记忆 看四川巨变”为主题,大力开展少年记者采风、征文活动。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学习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变化、乡村变化、家庭变化、身边变化,发动学生以“少年记者”角色关注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实际情况,采访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真人、真事,讲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生活变迁和奋斗故事,在前后对比中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责任感,展现对党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二、突出关键点,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
坚持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省内历史文化资源,邀请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指导学生开展文物仿制、书画设计、手工艺品、非遗文化等文化艺术品制作,并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机构,分享赠送文化艺术品。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小传人”传承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古城古村、非遗园、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设施,通过信息咨询、知识讲解、科研协助等形式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志愿服务,争作“传统文化小传人”。
大力开展“行走文明古迹 巡礼改革硕果”研学实践活动,组织优秀学生代表到邓小平故居、南充国家农业示范园、阆中古城落下闳故居等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深入与四川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事业有关的机构或设施,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寻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感受改革开放成就,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抓好着力点,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充分利用微视频、微电影等现代教育手段,创新开展以“川蜀名士烁古今”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演和“影师者”中小学影视教育培训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师生深入挖掘省内历史名人资源,将“四川历史名人传承创新工程”推出的历史名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历史名人在大胆开拓、继承创新过程中的非凡创造力,学习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思想,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切实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眉山市东坡区《此间少年》、乐山市五通桥区《坚持》、成都市邛崃市《借东风》等一批微电影受到了全省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充分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有效发挥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作用,在集中组织开展文艺作品展示展演、表扬等活动基础上,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微博、微信等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网络传播方式,及时、全面展示各地、各校开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成果,在全省广大师生中大力营造学习、传承、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其中,在“文化铸魂 改革筑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影像集展示活动中,先后有100余所学校参与线上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17余万人次参与网络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