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高校成为脱贫攻坚中坚力量。先后出台有关发挥高校优势推动脱贫攻坚的政策、文件,将原75所公办高校对口帮扶88个贫困县调整为117所高校全面参与深度贫困县对口帮扶。截至目前,117所公、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的697个党组织、近万名党员参与精准扶贫。

  四川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实现全方位、系统性、多层次提升——

  1个多月前,成都,国家督导检查组宣布,简阳市等39个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至此,四川省已有165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现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规划目标。

  从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建立,从民族地区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到“一村一幼”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不断加大教育综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全方位、系统性、多层次的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优先发展,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目前,四川省有各级各类学校2.44万所,在学人数1870.4万人,教职工107.83万人,建成全国第五、西部第一规模的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受益于“一村一幼”计划,普格县沙合莫村5岁彝族女孩吉玛阿呷成为家里第一个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她不仅能用普通话背儿歌,还变得开朗大方。吉玛阿呷的外婆说,“外孙女在家门口就能读书,还不用交钱,真是太好了。”

  截至2017年,四川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初中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2.14%、99.83%、99.5%、90.92%、40.93%。除高等教育外,主要发展指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教育整体迈上跨越赶超新阶段。四川省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日益增强,去年全省一般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居全国第6位,比2012年增长近42.08%,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明显。

  夯基础,补短板。实施“全面改薄”等教育重大工程,累计开工建设校舍1194.76万平方米,完成设施设备采购53.84亿元,边远山村学校焕然一新;民族地区教育行动计划、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有力提升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覆盖,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改革创新,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魏万霞是成都市青羊区石人北路社区少年宫的一名志愿老师。每天下午3时,她会准时出现在成都市中育实验小学门口,接部分孩子放学后到设在石人北路社区居委会二楼的“社区少年宫”学习。

  青羊区在全省率先探索设立“社区少年宫”,开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街道主管、社区实施、家长学校社区三方密切配合,市场化引入第三方机构承接服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小学生课后教育服务、管理、运营、监管新模式,有效破解“3点半难题”。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老百姓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背后,既是教育发展重心的阶段性转移,也是四川教育砥砺前行的新起点。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综合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把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高校,将中小学高级教师、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评审权下放至各市(州)及相关省直主管部门。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系列改革方案,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引导高校内涵发展;高校重要科技成果占全省70%,转化成果实现年产值1300亿元左右,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五。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职教集团94个,开展订单培养和推行现代学徒制;探索普职融通,推动中高职衔接,初步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代人才培养体系。

  以改革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规定,建立清理整治违规竞赛活动联席会议制度,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分类考试、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等改革全面推行。

  坚守公平,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4年前,一项剑指公平的教育改革——“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启动实施。四川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大班额问题逐步化解。截至2017年底,全省56人以上大班额比2016年减少12054个,降幅达37.09%。

  “择校热”明显降温。健全公平入学保障机制,四川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做到划片招生;小学生源均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初中95%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成为普遍和常态。

  交流轮岗有序推进。四川省出台关于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从2017年起,全省全面实施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实现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6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打响教育脱贫攻坚战,建立起县、乡、村、学校四级“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就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两本台账,实现精准帮扶。全面落实“五长”责任制,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对口帮扶,高校成为脱贫攻坚中坚力量。先后出台有关发挥高校优势推动脱贫攻坚的政策、文件,将原75所公办高校对口帮扶88个贫困县调整为117所高校全面参与深度贫困县对口帮扶。截至目前,117所公、民办高校和成人高校的697个党组织、近万名党员参与精准扶贫。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