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公告》日前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份公告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它对于浙江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又有哪些启发?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浙江省2017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公告》日前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份公告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它对于浙江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又有哪些启发?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这是我省首份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公告,是对各地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动态监测。”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季诚钧用“正在进行时”,给公告的内容下了个定义。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现阶段浙江省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目标。为全面了解与评估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早在2016年10月,省教育厅就委托杭州师范大学成立了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也是从那时起,中心立即对全省89个县(市、区)以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监测。

  据介绍,自2015年1月启动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评估都采用定时定点现场认定,主要包含检查工作台账、走访学校、谈话等方式,属于结点性的静态监测。在季诚钧看来,这一监测方式虽然效率高、现场性强,但是不能连续、实时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变动,对浙江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参考意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一些通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评估的县(市、区)可能会沾沾自喜,出现放松懈怠、有缺不补、有错不改等后劲不足的问题。而编制年度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公告,则实现了动静结合,可以持续督促各地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做到有缺立补、有漏即堵。

  记者了解到,首份公告虽然以《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操作标准(2015年修订版)》为蓝本,但指标体系更加量化、细化、优化,特别是强化了经费保障方面的权衡分值。季诚钧解释说:“教育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财政支持。教育发展投入大、见效慢,最是能考验一个地区政府是否真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是否真心想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

  公告指出,2017年全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达成度为67.52%。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达成度75%及以上的共17个,达成度在65%~75%之间的县(市、区)共34个。据了解,“75%”和“65%”是评估方设置的两条标准线。达到75%以上,意味着当地教育现代化发展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处于65%~75%之间,则表示当地教育现代化处于中游,部分指标内容还有待改善加强;而低于65%,那就表明当地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从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达成度在75%以上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湖州等地,而金华、衢州、丽水、台州等无一县(市、区)入围。据悉,此次监测产生的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排名榜也与省教育厅之前发布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名单高度吻合,重合率在80%以上。

  此外,虽然浙江省目前通过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评估验收的地区已达六成,但教育现代化达成度在75%以上的县(市、区)却只有两成,这表明不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季诚钧说,要去掉“基本”二字,更进一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浙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政府和学校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再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达成度,公告显示:5个一级指标中,达成度最高的指标为“教育质量”,为79.60%,最低的指标为“优先发展”,为63.26%。其中,“教育质量”主要测算的是入园率、巩固率、入学率、学业合格率、体质健康合格率等基础性项目,而“优先发展”则包含了教育财政经费增长、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教学仪器增长率等发展性项目。季诚钧分析说,当然这也充分证明浙江省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逐渐从“有书读”变为了“读好书”。

  另外,公告还显示:11个二级指标中,“教师保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忝居末尾,且达成率低于50%,其中“教师保障”达成率仅为39.29%。季诚钧认为,这也是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两大痛点。实现教育现代化,既离不开优秀教师,也需要“请进来、走出去”,汲取国内外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各地能多下些苦功,补齐短板。

  当然透过公告也能欣喜地发现,二级指标中的“育人环境”“经费保障”“教育发展水平”这3项,全省都有不低于四成的县(市、区)实现了100%的达成,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欠发达地区,这充分证明了省教育厅每年推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举措成效显著,硬件建设得到了充分保障。季诚钧建议,接下来各地还应多关注软件建设,深层次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