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的思政课,“红”了。“红”在一课难求。一些高校设立的思政选修课,开放选课之时,学生要如同网购秒杀一般比“手速”,一两百个名额在短短数秒内就可一抢而空。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为本科生上思政课。梅秋武 摄
上海高校的思政课,“红”了。
“红”在一课难求。一些高校设立的思政选修课,开放选课之时,学生要如同网购秒杀一般比“手速”,一两百个名额在短短数秒内就可一抢而空。
“红”在“红人”辈出。不仅是思政教师,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因为讲思政,成为学生口耳相传的名嘴。
“红”在效果显著。国家、复兴、责任、情怀,日益成为上海大学生的人生行动指南,成为追求人生理想的鲜明底色。一流学校一流专业的一流毕业生,了解到国家需要,宁愿放弃光鲜的外企工作,跑到基层工厂从事技术攻关。
上海高校思政课,为什么这样“红”?
是顶层设计。既站稳思政核心课程的主阵地,又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打造思政教学共同体,为思政教师谋求职业上升通道。
是持续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教材创新,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在琢磨学生的口味,都在变着花样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是职业追求。一批批思政教师真心热爱讲台,热爱专业,自觉把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化为精神和行动追求。
上海高校思政课,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蜕变,成为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高校第一课”。
从“单花绽妍”到“百花齐放”
人们不会对传统思政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感到陌生。
在传统课堂里,教师是“导演”加“主演”,学生的角色很单一,是“观众”。有时候,“导演”“主演”很卖力,“观众”却不一定认真听、认真看。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上海高校思政课堂里,已经很少见到。
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晓燕的一堂思政课上,学生分成两方,就“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价值,轮番发言。发言中,经典学术观点,中外案件纷纷跳出,被学生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张晓燕说:“我希望学生以案例为依托,以学理为根据来讨论法律与道德、与正义的关系,让他们在对待周围世界时更客观,更具责任感。”为此,她会设计上课流程,会掌控现场气氛,在关键时刻加以点拨,引导讨论方向。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政策课(简称“4+1”),承担着显性的思政教育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上海高校多方探索,多种尝试,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重构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依然是‘导演’,但‘主演’却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纲。”
教改后,上海师范大学新生的思政课堂“闻道中国”分成三大教学模块:五分之三课时开展中班教学,五分之一课时开展专题报告,五分之一课时开展小班辅导。“让大课变身小课,听讲关系翻转。”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说。
张晓燕喜欢这样的思政课堂。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她能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更精准地把握课堂,一堂课往往当场就有反馈。
主讲思修课、在复旦具有颇高人气的教师陈果,也是此类课堂模式的拥趸。她常常惊讶于学生的见识、思考的深度以及精确的表达能力。
有一次,陈果向学生们抛出话题:如何区分欲望和理想。热烈的讨论中,一个小组发言:“欲望是‘我想要什么’,理想是‘我热爱什么’。如果人的快乐仅仅来自得到结果,那就接近于欲望;如果人享受整个为之奋斗的过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离目标每近一步都心生喜悦,那更接近理想。”
“他们只是大一的学生,能有这样的见识,非常厉害。”陈果说。
思政课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了。前不久,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展示系列主题活动中,上海海事大学李明同学团队制作的微电影《他》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他们用手机拍摄的作品,就是这门课的一项平时作业。
“几年下来,学生们的作品拍得一个比一个好,有的作品会被作为示范作品展示给学弟学妹观看和学习。对于社会热点以及社会公德、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等内容,在作品点评时经常会引发学生们的大讨论。”指导教师张苑琛说。
课堂在变,课程也在变。
从最初的一门到“五朵金花”,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系列课在沪上赫赫有名。首开的“大国方略”课程紧贴时代前沿,围绕大国崛起设计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课堂,通过“项链模式”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随堂反馈考核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当下大势,解读中国道路和中国梦。
更与众不同的是,讲台上,不是由专职思政课教师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各学科的名师“大咖”同时登台,联袂讲学。180人阶梯教室,发言不断,辩论不停。系列课策划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和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不仅担纲策划,还经常担任大课堂的串场和主持,拿着麦克风满场飞。
“它完全推翻了我以前认为的‘一个老师一堂课’,能见识那么多名师‘大咖’,无疑在各方面带给我们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的认知。”一名听课学生说。
如今,上海高校已形成一个“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群,如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等。很多课的影响力已经冲出校园,每逢开课,课堂里不仅坐满了学生,后排还常常挤满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和慕名而来的社会人士。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在77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西拉的“土木工程概论”课堂上,常常出现邓稼先的名字。
上世纪50年代,邓稼先在国外苦学,学有所成后,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刘西拉在课堂上,常常和学生们探讨应该如何学好专业,将来该干什么。刘西拉希望学生们视邓稼先为人生偶像,每次讲完邓稼先的故事,听完大家的讨论和总结,他都会问一句:“我们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
“责任!”学生们往往异口同声地回答。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是凝结在历届交大师生血液中的精神。常年的教学实践中,刘西拉深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一代是关系国家前途的一件大事。因此,刘西拉除了上好自己的专业课,还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全是思政课教师的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是思想教育的载体”。
刘西拉的课堂,是上海近年来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生动体现。综合素养课、专业核心课的思政教育功能逐渐体现出来。
思路的转换,既打开了思政教育新世界的大门,也带来了挑战。
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还记得,学校最初决定要在专业里体现思政内容时,很多教师不解,甚至反对。
“我一个教数学的,怎么讲思政?”有的教师看见徐珂,直言不讳。
大家慢慢摸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参与进来了,很多专业的教师参与进来了,大家对专业课的内容一点点梳理,一点点抠备课的细节,进行头脑风暴。
“如今我们可以说,终于摸着一点门道了。”徐珂一脸开心。
那是复旦的一堂医学课。讲到中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巨大成就,教师从医学技术角度分析后,又分析道:“不是每一个国家,不是每一种制度,都能组织起如此多的技术人员,前往最基层最偏远的角落,为饱受血吸虫病困扰的人民群众送医送药。”
短短几句话,就凸显了一个国家的情怀,一种制度的优越性,一个政党的执行力。“这几句话,就是‘课程思政’的点睛之笔。专业课上讲思政,不是说一定要拿出多少时间长篇大论,关键内容上的关键几句,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徐珂说。
上海各高校的思政教育形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勃发。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解剖课上,每次上课前,教师都带领学生向遗体鞠躬,上完课又献花表达敬意。有时,教师还带领学生走进遗体捐献者家庭,与家属座谈。中医七年制岳阳班学生吴雯倩至今难忘一位捐献者刻骨铭心的话:“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划错几十刀、几百刀,将来千万不能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就这样,原本“冷冰冰”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课,逐渐透出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们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也得到人格的历练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几乎每一名学生在实验报告中都写到了将来要以“仁心仁术”报答捐献者们的无私奉献。有学生说:“我一辈子都会怀着感恩之心治病救人。”
2017年12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排练的最新数学话剧《几何人生——大师陈省身》正式上演。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剧的演员并非来自话剧社,而是全部来自数学系。原来,数学系的师生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萌生了用话剧表现数学的人文精神的想法。近年来,他们已经排演出8部数学话剧。最新的这部《几何人生——大师陈省身》,既讲述了陈省身的数学成就,又追忆了他把后半生献给祖国数学的感人事迹。上演信息一公布,就刷爆了华东师大同学们的朋友圈,甚至江苏一所中学的学生都慕名前来观看。
如今,上海各高校通过深度挖掘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等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经形成以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从“个体户”到“集团军”
如今的上海思政授课,越来越呈现出“集团作战”的特征。
较早开始思政课集团化“作战”的顾晓英,深感此种方式的甜头。
早在2014年,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通选课时,学生们就注意到,这门通选课虽不是核心课,却有着非凡的师资团队——从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到多个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以及校内的各学科明星教授,通力打造了这门课程。
顾晓英回忆,在2014年11月开出首堂课前,课程教学团队多次进行集体备课会,全面启动头脑风暴。课程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如今,“集团作战”已非上海个别高校的自行尝试,而成为全上海高校的统一行动。
2017年10月24日下午,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一场由上海15位高校校领导、200余名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的集体备课会便已举行。
备课会上,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大家就思政课各门课程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十九大精神进高校思政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热烈研讨。
不仅如此,接下来,上海市还将开展覆盖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专题培训班,建立起“市级备课+校际协同+学校推进”三级备课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就在几年前,上海高校的绝大多数思政教师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中。与其他专业相比,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建设上有着明显差距。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国娟形容,那时的思政教师像“个体户”,怎么备课、怎么教学,很个人化。
近年来,上海成立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全体委员赴全市所有高校现场听课450堂,既挖掘典型,又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上海还部署校级整体试点,使每个思政教师都有教改项目,每门课程都有教改小分队。早先几年,上海还针对不同发展层次教师,制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成长体系,使所有思政课教师都能确立职业发展预期。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组织起原本各自为战的思政课教师们,整体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李国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2013年,面对工科学生较为缺乏理论学习兴趣的客观现实,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任教的李国娟开始尝试将自己在中国哲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所得融入思政课教学。经过两年的探索,李国娟准备进一步把教改系统化,此时,借助上海市搭建的骨干教师培养平台,李国娟顺利见到了从北京来的艾四林、吴潜涛等顶尖的思政课专家。
那次“把脉”,专家们建议,一定要把思政课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不能因为过于注重讲授传统文化而忽略了思政课这个主体,对于思政课来说,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有清晰把握。
短短数言,就解开了长期困扰李国娟的问题,让她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李国娟感慨:“如果靠个人,我们很难获得这么顶尖的专家资源。”
也是在上海市构建的思政课教师职业成长体系里,李国娟不断进步。2009年,她获评首届上海高校思政优秀青年教师“阳光学者”;2013年,以她名字命名的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李国娟工作室”授牌成立,这不仅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首次获得该项称号,也是李国娟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
这一过程中,受益的也不仅仅是个人。
上海每年每校投入200万元经费,建设15所上海高校示范马院。同时,要求每所示范马院同3所非示范马院进行结对,协同发展,重点支持非示范马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上海还对每所高校都列出任务清单,使马院建设项目可考核,工作绩效可量化。
与此同时,上海还开展马院内涵提升项目,对10所左右条件较好马院重点培育,每年每校投入50万元经费;对35所高校(主要是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的马院进行规范化建设,每年每校投入20万元经费。
李国娟欣慰地说,上海高校思政课正在呈现可喜的变化,思政教育资源“由‘游击战’搞成了‘阵地战’,‘个体户’变成了‘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