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出于兴趣,努力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人。

   的力量有多大?不久前来汉演讲的《硅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说,硅谷的奇迹是由富有颠覆式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创造的。他认为,对武汉而言,要学习硅谷,关键是要培育出具有颠覆式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这类人才要拥有全球视野,具有跨学科精神:既了解多门学科,拥有“知识宽度”,又能在某一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拥有“专业深度”。这一横一纵两条知识轴,正好构成“T型人才”。

  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

  而在武汉,自2015年以来,全市50所小学和10余所中学就已开展创客教育,散播创新“种子”。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雷刚介绍,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过去搞素质教育,缺乏‘抓手’,创客教育的兴起,对素质教育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

  从“头脑风暴”开始

  没有课本,老师只是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去猜。这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的一堂创客教育课。

  很快,学生们猜出是“流水声”。老师提问:谁能背出和流水有关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入海流”……学生们踊跃回答。

  老师又抛出新问题:声音是如何存储的呢?

  在讲解声音存储原理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围绕声音大胆想象,提出创意,制作与声音有关物品。

  学生们的创意千奇百怪:用水果作键盘的钢琴、会说话的垃圾桶……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是大人们难以想象的。”副校长卢欣玲说,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和鼓励孩子们说出创意,然后协助他们将创意变成实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对创客教育寄予厚望,他认为,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手脑分离”,缺乏和忽视动手能力,创客教育将是破解这一顽疾的良方。

  “中国教育长期存在手脑分离的困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应试教育埋下的千年木马病毒。我们要以创客教育来猎杀这一千年木马病毒。”

  动手“造物”成为必修课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将创客教育类课程列入学校课表,开学初,学生可进入学校网站,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修。学期末,学校进行成果展示,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

  9日上午,长春街小学创客教室内,一台空气净化器正送出清新空气。这台机器造型简单,运转良好,是该校五年级学生胡一涵、代晓可、夏济琦在创客课堂上的作品。

  胡一涵介绍,机器由离心风机、活性炭过滤网、无极变速开关和外壳板材等组成,所有材料都是在网上购买,团队配合组装而成,“现在雾霾天气比较多,我们就想到做一个空气净化器,让空气变得更干净。”

  记者用空气质量检测仪进行测试,检测仪放在窗口,PM2.5数值为131;将检测仪放在空气净化器附近,数值很快降至55。胡一涵说,下学期,他们还将尝试加入智能模块,实现蓝牙遥控,“通过做空气净化器,我们学会了连接电路,还知道了活性炭过滤原理。”

  亲自动手制作一件物品,已成为长春街小学学生的必修课。低年级学生做乐高模型,高年级学生尝试3D打印、激光雕刻等,诸如温控智能电扇、光感智能小车等小发明,更是让学生们体会到“造物”的乐趣。

  在长春街小学校长杨红看来,激发孩子创意和在造物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习,是创客教育的价值所在,“在造物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各种工具和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和尝试,才能完成作品。”

  为此,该校设立了“智能与创造教育中心”,由创童空间、梦工厂、乐高教室、未来教室等专用创客教室组成,配备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小型车床、焊台等,为学生实现创意提供平台。

  在“玩”中找到梦想

  武汉经开区实验小学将创客课程分为三类:信息类创客、艺术类创客和创意制作类创客。

  课程包括定格动画、快乐木工坊、陶艺、小小建筑师、机器人总动员等32门小课。学生课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打破年级和班级,自由走班上课。

  有家长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因此玩物丧志,影响学业?

  该校校长张岩并不回避创客教育中“玩”的属性。在她看来,创客教育就是通过会玩的老师,利用好玩的课程,培养会玩的学生,“创客教育的‘玩’是一种实践,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

  创客老师范海洋认为,创客教育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

  戴雨墨接受创客教育一年来的变化也令家长感到欣喜,“过去她写作文总是虎头蛇尾,现在写作要流畅多了,能够完整的讲好一个故事。”

  莫子娟是戴雨墨的母亲,也是江汉大学老师,她认为女儿的改变与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制学习”有关,“从构思、设计到实施,创客教育有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有学生对某个项目特别偏爱,投入大量课余时间。5年级学生杨家齐对定格动画情有独钟,已经能够独立编剧、制作定格动画片,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动漫导演。

  卢欣玲认为,创客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各展所长,在科学的指导下,玩物不仅不会丧志,还能帮助孩子早立志,“现在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我们难道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鼓励吗?”

  小学效果好于中学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制定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工作方案,从推进效果来看,小学明显好于中学。

  “相比小学,中学面临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较大,学校不太敢冒险尝试。”武汉教科院专家雷刚表示,教育部提出要积极探索创客教育,但只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并未作出硬性要求,最终如何开展,取决于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的态度。

  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雷春对此表示理解。他认为,从教育理论而言,科学地开展创客教育,对学生学习知识、升学考试一定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开展中,创客教育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完善的地方,在创新与应试难以找到平衡点的情况下,校长们很难下决心。

  硬件投入,也是推广创客教育的门槛。武汉市创客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中,几乎都在硬件上投入不菲。

  长春街小学的“智能与创造教育中心”投资300余万元,拥有数十台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武汉经开区实验小学拥有专门的“创新楼”,乐高活动室、机器人探究空间、物联网创新实验室、3D打印室、陶艺教室、海陆空模型室、木工坊等创客教室全部对学生开放。而很多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师资不足,也是推广创客教育的一大阻碍。创客教育的特点是跨学科,与新技术、高科技联系紧密,这给老师带来挑战。武汉市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模式,每期组织20名信息技术、美术、物理等学科老师在教科院创客空间进行培训,目前已举办10期。“培训创客教育教师,必须实操培训,解决师资问题还需要较长时间。”雷春说。

  武汉经开区实验小学充实师资的做法值得借鉴,除在内部挖潜,他们还与企业对接,获得支持。

  雷春认为,创客教育要用创客思维推进,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的合作,让创客教育更接地气。

  专家观点

  创客教育应是“普惠教育”

  创客教育并非只是为了培养发明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应该是一种“普惠教育”。

  创客教育可有两种理解,一种“专门培养创客的教育”,另一种是“像培养创客一样进行教育”。我认为创客教育的意义应该偏重后者。

  创客教育与美国政府提倡的“STEAM教育”渊源颇深。STEAM是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和Maths(数学),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与传统的“讲座式”教育不同,STEAM教育更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分数。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偏重实践,让孩子们在制作东西的过程中,建构起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知识。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