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年度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的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比较高。
从12月21日上海市教委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年度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的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比较高。据悉,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本市已开展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简称“绿色指标”)从1.0走向2.0的研究。修订版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将于2018年上半年推出。
2016年“绿色指标”测评数据显示,本市小学学业水平优质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学业成就较为均衡。从达标率看,连续几年本市小学生在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上的达标率均在99%左右,处于高位水平。从区际均衡看,由区级层面的因素造成的学业成绩的差异比例,小学语文比2014年下降5.1个百分点,小学数学比2014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校际均衡看,由学校层面的因素造成的学业成绩的差异比例,小学语文比2014年下降2.6个百分点,小学数学与2014年基本持平。从学生群体看,男女生、上海户籍和非上海户籍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业水平达标率均超过98%,无显著差异;从家庭经济社会背景的影响看,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变小,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解释率,小学语文比2014年下降6.9个百分点,小学数学比2014年下降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本市近年来实施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郊区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同时显示,本市小学教育质量得到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得到良好培育。本市约90%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较强的学习动机,并且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学生体质状况持续改善,本市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96.7%,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学生对作业的适应性增强,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适中、比较容易和非常容易的学生占比为95.8%。学生学习品质呈现良好水平,81.2%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利用小组讨论来学习,89.3%的学生会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87.1%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78.3%的学生在上课时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本市实施的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生学习基础素养等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显现成效。
数据也显示,本市小学生学业压力有所减轻,师生关系良好,家长对学校教育认可度比较高,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依然较重。学生睡眠时间有所改善,仍需加强保障,95.2%的学生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充足,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学生所占人数比例比2014年提高2.2个百分点。学生的学习压力比2014年略有改善。师生关系良好,96%的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较高。87.4%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比较高,家校沟通状况比较好。同时,数据反映学生放学后的体育活动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偏少,有43.4%的小学生反映参加了校外与考试学科相关的补习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提升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综合学业水平达标率、成绩均衡度、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影响度、学业负担等指标,黄浦区、普陀区、杨浦区、静安区、长宁区表现较好。从跨年度进步看,奉贤区、黄浦区、长宁区、金山区、普陀区进步较明显。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有关要求,适应国家和上海教育改革特别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市教委委托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绿色指标”从1.0走向2.0的研究。修订版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简称“绿色指标”2.0),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印发,强调“绿色指标”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面向每一所学校,使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强调在关注均衡、质量、负担的基础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关注平等的教育到关注适合的教育,从关注基本技能到关注关键能力,从关注学校管理到关注学校治理,从线下测评到线上线下测评相结合,不断提高“绿色指标”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教委强调,“绿色指标”是上海义务教育领域的一项低利害而又非常重要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不与学生考试升学、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客观反映学校的全面质量、均衡水平和发展状况,为教育决策、教学研究和学校教学改进和提高提供实证数据支撑。市教委要求各区认真解析2016年度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聚焦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针对校际均衡、课外负担、家校互动等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