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安徽省出台《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集中更多财力,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全面摸底,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学校的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能让贫困户子女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教育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两个儿子都上不起学。 ”3月15日,在萧县王寨镇一块小麦地里,贫困户殷瑞苹对教育扶贫竖起了大拇指。殷瑞苹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大儿子已经读大学。她说:“孩子考上本科,政府资助了2000元,县残联还帮扶了2000元。 ”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首胜,但对困难不能低估,对问题不能回避。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去年底的省内第三方评估监测显示,年度脱贫人口中脱贫户中有子女上大学的23367户,其中安排教育资助项目的只有10932户,占比46.78%。对家中有大学生的贫困户安排教育资助项目占比较高的3个县(区)是:六安市叶集区、固镇县和青阳县;占比较低的3个县(区)是:宿州市埇桥区、颍上县和安庆市宜秀区。

  2016年初,安徽省出台《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对建档立卡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政策关键在落实。 ”省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各地要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努力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

  “要认清当前实施教育扶贫的短板。 ”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邬平川认为,帮扶贫困户子女上大学是难点,特别是就读省外高校的贫困生,在信息申报、核实、资助等方面还有诸多不便。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是教育扶贫的首要任务。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要在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学校的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并与扶贫部门扶贫信息系统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对学生资助信息动态跟踪监测。

  全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软硬件

  ——有限的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在规划、资金、智力服务等方面,更多聚焦贫困地区。贫困户子女不但“有学上”,而且要能“上好学”“学而用”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要对贫困户子女“高看一眼”,让他们优先享受资助政策,优先享受最高标准,优先享受政策叠加。

  3月8日,霍邱县邵岗乡沣河小学,校园内的红旗迎风飘扬,一年级贫困生汪莹莹正和同学们愉快地玩耍。女孩大眼睛,身穿花棉袄,十分惹人喜爱。殊不知,她的父亲卧病在床,母亲早逝,身上的衣服几乎都是好心人资助的,她是学校重点帮扶对象。

  “教育扶贫对贫困生是一个机遇。 ”邵岗乡中心学校副校长周付贤介绍,按照省里和县里的统一部署,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寄宿生都有生活补助,资助费直接打到其父母的银行卡里。

  “雨露计划”让贫困家庭子女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无后顾之忧,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待解的问题。萧县丁里镇河头村脱贫户李永的孩子在淮北上卫校,他告诉记者,萧县的教育扶贫政策还享受不到,因为不在县内就学。

  萧县扶贫办主任李红玲说:“目前外地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还不能享受县里制定的帮扶政策,因为县财政不配套支持。县里正在研究和出台相关措施,拟把异地就读的贫困户家庭子女都纳入资助的范围。 ”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是解决“有学上”的问题。阜阳市颍东区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将给予资助,比如,对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资助每生每学年国家助学金2000元、生活保障金1000元。对当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提供每生入学资助金(省内学校500元、省外学校1000元),等等。

  “上好学”“学而用”是教育扶贫的根本之策,然而现实是,贫困地区教育基础差,从硬件到软件都有待提升。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教育扶贫做到“措施实”,要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更多聚焦贫困地区。在规划制定上对贫困地区“厚爱一分”,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需求;在资金安排上对贫困地区“倾斜一点”,集中更多的财力,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师资队伍建设“添砖加瓦”;在智力服务支持上对贫困地区“关注一些”。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见实效

  ——帮扶机制全覆盖,实现调度常态化,监督检查执行高标准,加强绩效评价、责任追究

  有的地方教育扶贫不能见实效,工作机制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安徽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该省在帮扶机制上要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都有结对帮扶对象;在过程上实现调度常态化,年初有目标、年中有监督、年末有盘点;在监督检查上执行高标准,把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的考核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强化责任追究。

  岳西县姚河乡贫困生储宜平,与养父相依为命,目前在马鞍山市读大学。今年寒假期间,记者来到她家,她拿出一份好心人资助她的生活物品时说:“跟我家结对的省委办公厅的干部,每年都资助我2000元,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我不少帮助,否则像我这个家庭很难读完大学。 ”

  结对帮扶要重点突出贫困户子女的教育问题。 “让结对帮扶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省委办公厅挂职干部、姚河乡乡长助理朱旭表示,结对帮扶过程中,教育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受资助的学生一旦毕业走上岗位,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就会好转,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帮扶效应。

  今年起,安徽省建立脱贫攻坚“月点评、季通报”制度,对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中可量化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点评和通报。在教育扶贫领域,也将采取“月点评、季通报”。邬平川介绍,寿县已经实施这项制度,主要包括资助人数和资金发放进度两项指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要单独列示。

  据了解,安徽省每季度首月10日前,对上季度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进展情况予以通报;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对各市、县(市、区)上年度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完成情况予以通报。对发现弄虚作假的,将严肃予以处理。

  按照部署,到2020年,全省贫困地区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目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基础能力满足贫困地区技能人才培训需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