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北京市海淀区始终将教育督导工作的创新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和谋划。探索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进一步结合海淀区特点,不断提高督导工作实效性和专业化水平,构建对象普及、机制灵活、友好协商、发展共赢的教育督导新常态。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北京市海淀区始终将教育督导工作的创新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来考量和谋划。探索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进一步结合海淀区特点,不断提高督导工作实效性和专业化水平,构建对象普及、机制灵活、友好协商、发展共赢的教育督导新常态。

  2015年1月,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与海淀区教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海淀区学科总督学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搭建起督导室主管主任统领、督导二科设计管理考核、学科总督学带领督学团队分学段分学科实施学科督导的管理体系架构。

  学科督导以课堂为工作中心,明确了4个定位。首先是对课堂教学呈现的师生状态、水平和需改进领域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突出发现典型、传播经验、诊断问题、提出建议;其次,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监督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干部指导教学的专业水平;第三,整体推进全区相关学科教学与学科发展,激发、引领和提升广大教师常态教学的有效性和潜能;第四,分层对学校、教科研、教育行政、政府等部门提供反馈和建议,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督导在促进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护航保障作用。

  学科业务精湛是学科督学队伍的最大特点。当前两期获聘的68名学科(总)督学都是从海淀基础教育阶段两万名教师中精选出的高精尖业务骨干,平均年龄48岁,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含特级、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达75%,10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94%为工作在一线的在职教师。12支学科督导团队,覆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三个学段,语文、物理(科学)、英语、政治(品德)四个学科。未来,这支队伍将达到200余人,覆盖三个学段的38个学科。学科(总)督学来源于“民间”,体现了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的特点,是海淀教育治理在新发展阶段的一个范例。

  学科总督学制度建立至今,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小规模试点、区域展开、学区试点等阶段。目前团队已走进辖区内全部中小学,完成了近2000节次的课堂观课反馈,实施了学科教学评估、指导、调研、发展建议等工作。

  此外,围绕区域教育重点工作,学科督学团队还在开展因需督导、精准督导。如:结合学区制改革,布局调整难点、薄弱点,开展重点学科、学区学校的督导跟踪;针对中高考改革政策变化,追踪原来“副科”在学校的“转正”情况等。第三期学科督学聘任已近完成,覆盖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数学的新鲜血液又将扩充到学科督导队伍中。此举将为引导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优势学科群,更好地满足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需求发挥更大作用。

  学科(总)督学在学科领域是高手,在督导领域的提升也紧锣密鼓。督导室不仅开展讲座、现场教学、交流研讨,还选派优秀骨干督学赴法交流学习。近期,又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海淀教育党校联手,为学科督学开通了网络学习课程,探索如何在创新路上有效解决一线工学时间矛盾。

  海淀的实践表明,通过学科督学团队专业权威的监督、评估、引领和服务,学校的典型、经验得以发现,课堂、学科实际面临的问题得以诊断,学科督学们提出的一系列专业建议,帮助政府在精准督导的基础上实施精准管理,进一步强化了海淀基础教育的优势,成为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新动力。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