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指导服务等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

  湖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指导服务等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加强领导,理顺工作机制。成立了“湖南大学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建立教务处、研究生院牵头负责,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工训中心、科研院、大学生科技园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按照对口管理、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的原则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强化教学过程评价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改革课程考试评价方法,推进课程考试形成性评价,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评价中的比重,逐步实施“非标准答案”课程考试改革;在所有核心课程中按照课程特点开设若干课时的“小班研讨课”,将小班讨论课程中的过程评价作为课程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设计、论文、大作业、社会调查等纳入考核范围,以上工作在国内高校中取得了较大的影响。三是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群。全面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在《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了创新创业课组,要求学生必修2学分。此外,各专业在入校之初增设专业导论,高年级设置导师课程,注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虚拟创业学院,建立了课程与学分认证制度,《创业基础》进行线上和线下辅导教师培训。同时,重点建设若干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创业课程,立项编写了《国学对科学创新的启示》和《双创之源-知行互补、科学交融》等创新创业读本和教材。

  有效搭建平台,建立健全三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在各学院设了35个院级创新创业基地,依托各级各类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室,充分发掘其场地、设备和人员潜力,集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使全体学生均可共享校内科技创新资源。二是搭建实训平台。投入1.5亿元建设九大校级基础实验中心和四大校级实训中心,重构了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投入9000万元建成了集实践实训于一体的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另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相关专业学生构建了以“工程实训→项目培训→自主创新→孵化创业”为结构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依托学校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为有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实际孵化和市场化运作,帮助师生创业,目前共有260家创业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四是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学校每年都举办和参加各级各类学生学科竞赛,以“SIT(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为抓手,持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和俱乐部,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成果展、讲座、竞赛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制度保障。制定了系列文件,加强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互动,在学分设置、学分积累转换、奖学金评比、评先评优加分、休学创业、提前毕业、免试保研等方面为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建立以优秀校友、就业理事会单位领导、科研往来专家、创业成功者代表、风险投资人等为主要组成的校外导师库,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鼓励教师以项目合作、挂职锻炼、建立产学研基地等多种形式对接一线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并通过出资开展SYB(英文全称是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GYB(英文全称是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意为“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创业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每年安排50万元无偿资金设立了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扶持学生创业。近两年,学校共计从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安排600余万元用于学科竞赛、SIT(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方程式赛车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大大提升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效果。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