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马润玲和她的同事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青海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研修,这次研修让她和她的学生们受益匪浅。“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我尽可能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使整个课堂活泼起来……”马润玲说。

  能力提升工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马润玲和她的同事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青海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研修,这次研修让她和她的学生们受益匪浅。“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我尽可能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使整个课堂活泼起来……”马润玲说。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蔡文娟老师参加完2016年工作坊项目线下面授培训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是一次有温度的培训,我喜欢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宁栋介绍,省教育厅在做最初设计项目定位时提出“能力提升工程”落脚点必须放在“应用”上,要求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工学矛盾,不能“培训”与“教学”割裂成为两张皮,应该让教师在学习中马上应用,在应用中主动学习。从一年来的学习实效看,这种培训定位和设计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为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为此,我省采用“网络研修支撑下的校本研修”的培训模式,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管理体系,要求以网络学习带动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实现培训与学科相结合、与教学实际需求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应用相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课堂应用,强化情境体验,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修课程,“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设计了网上训前信息技术能力前测,老师们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短板”,从而选择合适的专题类和技术素养类培训课程。

  中小学教师工作坊——聚焦教学重难点研修主题教师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要求,推动各地组建乡村教师工作坊,开展工作坊研修,建立“用得好、辐射广、共成长”骨干引领全员的常态化研修机制。2016年11月15日,青海省“国培计划”(2016)——中小学教师工作坊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继2015年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成功实施项目试点之后又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

  按照省教育厅的整体部署,立足青海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工作坊项目设计周期为三年,采取集中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集中研修是第一年,成员来自西宁市城西区、城北区、湟中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乐都区共117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他们将承担起工作坊主持人的任务,引领4791名坊员开展混合式研修。本年度的研修主题确定为“基于重难点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升”,主要依托教师工作坊,发挥骨干教师的种子与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参与。

  “现在线下集中培训成了全体教师最期待的事,因为我们这个阶段性研修主题的确定,经过了在QQ群里征集问题、筛选分类的过程,最后的研修主题是本坊里的教师网络研修过程中,需求呼声较高的共性问题。线下集中研修由原来的规定动作变成现在的自选动作,有针对性地问题解决模式”大通县园林小学李瑞红老师回顾说。李老师作为去年优秀工作坊主持人的代表,被项目组邀请面对今年的新主持人进行经验分享。

  为了帮助工作坊主持人尽快熟悉工作坊这种崭新的研修模式,项目组为管理者和工作坊坊主举行了为期一周的骨干集中面授。在骨干集中培训期间,教师们由最初的被迫学习到现在的迫不及待的学习,由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豁然开朗,这一切让大家的线上学习之路变得有趣了许多。

  在去年的国培网络研修中,教师们在工作坊坊主李瑞红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工作坊主持人梳理出了在整个小学阶段有关识字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共性重难点,对解决这些共性重难点所要达成的研修目标做了一定的预设。最终主持人与坊员一起将“小学有效识字与写字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的研究”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的研究”作为本次研修的主题。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小学教师面临的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整个国培持续近一年的时间里,工作坊主持人的工作组织得好,这些问题都能带着大家一起解决,而且还可以提炼很多的成果,这就是工作坊项目主持人的作用”,李瑞红老师说道。

  国培示范性项目——示范引领雪中送炭

  “下面有请项目学校代表城中区西关街小学展示她们的培训成果。”主持人的话音刚落,舞台上鱼贯而入几位教师,桌椅一摆、投影一开,现场再现了一场微教研。但见场上场下有问有答,激烈交锋;视频图片有声有色,冲击不断;专家点评有理有据,直击要点……

  “这样的线下活动过瘾!我们更明白了示范性项目示范什么、怎么示范”;“这样的线下活动可谓‘五色俱全’:‘好’(主题好)、‘高’(水平高)、‘精’(案例精)、‘实’(过程实)、‘多’(机会多),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该项目以乡村教师培训团队打造、网络研修模式创新和推行跨年度递进式培训为重点,为各地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

  为了破解项目“示范什么、如何示范?”这个难题,省电教馆积极探索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有机整合,推出了“一体二改三同四步”法。

  一体——“培训一回儿事,教学又是另一回儿事。严重的工学矛盾,老师们十分担忧培训与教学是两张皮。”培训教师们认为,将培训和教学做成一回事,将线上学习的内容与线下的教学教研无缝对接,网络支持校本,校本成就教师,这样的培训暖心、贴心。

  二改——“线上看课、线下研讨。”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与专家零距离接触,线下一起分享深入讨论,这样的校本研修做得实;在改进传统的校本研修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点滴改善。

  三同——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只有做到时间同步、内容同步、考核同步才能真正落地。西宁市城东区育才学校用“三同”搭建了“人人有课题,人人有平台,科科有团队,课课有分享,教研有导师”的常态校本研修机制。

  四步——“课中问、问中学、学中做、做中变”,本次研修设计的四步走,如何让老师经历教学反思、理论学习、互助研讨,走向行为改进呢?城中区信息技术、科学、数学综合工作坊主持人祁海兰老师,直击痛点,从问题出发确定主题,让大家乐意研修;用有粘性、接地气的线上、线下活动,让大家收获多多。她的团队成员坚信“经过这样的混合研修,相信未来的路,我们一定走得更加稳健”。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