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安庆市宜秀区,这个农村面积远大于城市面积的新区,课堂教学、校园管理乃至教育发展都因信息技术而悄然发生着巨变,全区52所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课室,优质的教育资源正被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广泛共享,教育信息化在为教育的现代化提速,并积极推进了教育的高位均衡。
如今,在安庆市宜秀区,这个农村面积远大于城市面积的新区,课堂教学、校园管理乃至教育发展都因信息技术而悄然发生着巨变,全区52所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课室,优质的教育资源正被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广泛共享,教育信息化在为教育的现代化提速,并积极推进了教育的高位均衡。信息化变革了传统课堂
“‘ ”等内容的“三通两平台”,大力推动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以活动促应用、应用促研究。
“班班通”的网络化要求催生了网络研修。在罗岭中心学校,教师“自主经营”,学校大力扶持建设了学科主题网站,现在,已经有三个班、一个学科,共计9位老师参与,如英语学科“E学园”网站将学科教学、儿童心理关怀、家校沟通等融为一体,用电子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下了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一过程,也有力地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其他完全小学,罗岭中心学校依托网络组建了虚拟备课团队,以数学学科为例,将课上的收获、疑惑在课下第一时间将一手材料上传于“单元课程协作网”,发布自己的原始心得,并倡导互相走访评论,一段时间尝试下来,已成为教师们最愿意参与的教研形式之一。
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全新的读书模式。这所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做了读书计划,让教师们结合教育对象研读,并将思考的结晶呈现于“校本研修网”上,鼓励教师通过对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不难发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校、学生、家长、研究部门、社会团体在现实与虚拟的空间里融为一体,丰富的教育资源就在你的鼠标上——轻松点击,跨地域、多方教育合力成为常态现实。“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为了解决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方劲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