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二是健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三是探索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四是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
一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以应用为导向促进教育信息化向“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发展,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教师团队研究、反复打磨和学校晒课基础上,让全区教师参与网络评论,推荐优课参加评选,营造了研究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水平。二是健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部署建成数字教育云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采取自建和引进相结合的思路,探索构建学科资源、专题资源、拓展资源三大资源体系,完成学科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与任务分工,建设数学微课程专题资源并编入《快乐园丁》电子课本,初步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推动了教师生成性资源的共享与应用;考察引进新课标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微视频拓展资源,为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应用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是探索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引进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蜂窝行动”平台,基本完成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部署,教师开展云备课、授课、检测、巩固练习、班级管理等多元互动,学生参与云平台自主学习,提高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水平,逐步改变着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启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试点校建设,围绕“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新学习方式”等,进行创新应用和实践,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典型学校。
四是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采取区级培训与校级培训、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组织人人通平台、数字教育云资源中心、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推广使用培训,组织到上海、北京等考察学习 空间建设和Pad新型教学法,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