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治区科协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整合资源,强力推进科学普及,科协工作呈现出“十大亮点”,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传来喜讯:2015年,自治区科协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整合资源,强力推进科学普及,科协工作呈现出“十大亮点”,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据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97%,比2010年的1.20%提高2.31倍,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我区公民科学素质达到2.28%的目标任务,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水平实现新跨越。

  科学普及融入“去极端化”主渠道。去年,全区科协系统把加强科学普及作为“去极端化”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科学普及,帮助各族群众增强辨别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与封建迷信的能力,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出巨大力量。

  科学文艺开辟新路径。2015年,通过举办科普微电影、动漫大赛;开办“科学诗苑”栏目;以“乡村情·科技梦”为主题,组织创作10部科普微电影等途径,自治区科协积极探索推动科学与文艺相融合,弘扬社会正能量。

  科普大篷车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2015年,中国科协首次召开全国科协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原有62辆科普大篷车的基础上,为新疆一次性配发48辆科普大篷车,全疆总数达110辆,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县市(区)科普大篷车全覆盖。

  科普信息化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去年,自治区科协通过实施“科普新疆”视窗工程,探索泛在感知技术运用的新形式;加强科普信息化项目和产品开发;打造电视科普新平台等方式,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在2015年11月全国科普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自治区科协作为全国科协系统两个典型之一,向国家和中国科协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得到充分肯定,使2015年成为令人难忘而又振奋的一年。

  广泛实施“双语科普挂图”工程。去年以来,自治区科协将连续3年自主开发、编辑整理、翻译设计、印刷制作的,旨在满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1200幅、628万张“双语科普挂图”,免费发放给基层,并形成科普挂图资源库,全部实现电子化,被基层群众誉为“不见面的专家顾问”。

  青年博士论坛实现金融与科技项目“联姻”。去年,自治区举办第十届新疆青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新疆博士生论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论坛上,共征集科技项目19个,经现场路演,金融、管理专家评审,企业投资审定,现场签约8个项目,签约额达4280万元。

  首次承接第三方评估和院士推荐工作。2015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和中国科协安排部署,自治区科协先后承接了“新疆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落实情况”和“新疆基层公共医疗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评估报告受到国务院和中国科协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科技馆体系建设初见端倪。自治区科技馆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实体馆、数字馆、流动科技馆和农村中学科技馆“四位一体”。截至目前,全疆建成和在建科技馆共29个,其中有6所农村中学科技馆。

  各地州科协工作取得新进展。在自治区科协的积极推动下,去年,哈密地区被确定为中国科协“创新助力工程”全国15个示范市(地区)之一,目前,就加强哈密地区洁净能源研究院建设等事宜,哈密地委行署与中国科协已达成了框架协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专门设立的“塔城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正在拟定可行性方案。

  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春阳表示,我区科协工作之所以能够在去年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同时,也与各有关部门鼎力支持,各级科协组织创新工作方法等密不可分。2016年,自治区科协工作将以继续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发挥科普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决策咨询工作水平等为重点,促进全区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