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再是沉重的书本,而是轻便的“电子书包”;课堂上,学生对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圈圈点点,答题、上传,多少人完成了,正确率多少,老师一目了然;每个学生的思维痕迹、答题记录都能保存在云端,形成个人学科记录本、错题集……
教材不再是沉重的书本,而是轻便的“电子书包”;课堂上,学生对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圈圈点点,答题、上传,多少人完成了,正确率多少,老师一目了然;每个学生的思维痕迹、答题记录都能保存在云端,形成个人学科记录本、错题集……几个现代化教学场景的切片,生动诠释了锦江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成效。作为四川省教育厅确定的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县),几年坚持奋进,锦江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可圈可点——
全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连续两期在锦江区开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锦江实践”和生动课堂案例所体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年11月底,成都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在锦江召开,会上锦江教育信息化特色经验向全市展示推广。
锦江区教育信息化为何受此青睐?让我们走进锦江区一探究竟。
顶层设计 上下联动
有力领跑教育现代化
走进锦江区教育局:作为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改革示范实验区,锦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先导作用,把“育人为本、应用为先;统筹推进、深度融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将“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以信息化领跑教育现代化、以信息化助推教育国际化”作为基本方略,形成了“高品质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应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领跑锦江教育现代化。
走进锦江区课堂:在成都市盐道街小学,140多平方米的“未来教室”里,讲台上没有了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两个100寸的交互式智能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室两边均设置显示屏,4个互动桌安置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老师利用“未来教室”里的各种“法宝”,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可以100%的参与其中进行互动。
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未来课堂”网络示范班里,天花板上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拾音话筒,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或直播,初中全日制远程录播教学的内容,将发送给211所省内学校、6所省外学校,400余个录播班级,40000余名学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锦江区教育信息化无疑正蓬勃发展!
从平台建设到能力催生
为教育信息化深培沃土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锦江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强化两个关键认识:信息化不能搞唯“物”论,不能只是“技术化”;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
适切的、易用的技术平台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在物力建设方面,锦江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建成了三个“云平台”。锦江全区学校标准校园网全覆盖、教室和功能室多媒体全覆盖、教师人手一机全覆盖和“数字化班班通资源”全覆盖。锦江区自主研发了包括“锦江教育云搜索”、“锦江微学堂”在内的八大模块构成的“锦江教育资源云平台”;融局务办公、学校管理、人事管理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锦江教育管理云平台”;旨在实现区内优质学校与区外结对帮扶学校的教师间跨时空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锦江在线教育云平台”。在这些平台应用中,锦江区有多个率全市之先: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出口带宽为1G的“市-区-校”三级千兆光纤互连;在全市率先实现教室、功能室多媒体全覆盖,教师人手一机全覆盖,“数字化班班通教室”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搭建起高品质网上教育视频直播平台和视频教研平台,实现本区优质学校与区外结对帮扶学校的教师间跨时空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为锦江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领先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在“人力”建设方面,锦江聚焦信息化建设关键,“催化”能力提升。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中,锦江区提出并开展了“教育信息化‘五力’提升工程”,即“校长的领导力、中层干部的管理力、教师的应用力、教研员的研究力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力”工程。在工作推进中,锦江区设计了系列促进全员共进的信息化应用推进项目。开展为期一年的“e 课堂教学大赛”、“微课大赛”等活动,活动将线上与线下、实际与实践、评价与应用、专家与群众有机融合,将全区教师带入到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讨、实践和评价中,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保障。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教学形态的巨变。授课方式变了:在学生人手一个学习终端支持下,教师从“主演”变为了“导演”,书本从“教材”变为了“学材”,课堂正在实现“翻转”。学习方式变了:孩子们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自主或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学习设计,学习创新,进而学会学习,并进行自主学习。这种通过数字化移动教学平台,达到信息共享与反馈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小组信息互通、互动评价,真正实现“深度教”、“深度学”。
从网上到掌上
让教育信息化枝繁叶茂
锦江区以“微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探索基础教育学科“微课程”建设,通过对试点学段、试点学科课程的研究,梳理基于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体系,形成5—10分钟以知识点为内容的公共共享课程。融入“ 、互联网+家校共育、互联网+继续教育等七大项目为抓手,促进锦江教育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