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走访了相关学校,发现新学期开始,“云朵课堂”有了新变化:语数外等主科目逐渐退出课表,取而代之的是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通过“云朵课堂”,肖家场村小的孩子们和城里孩子同步上起了美术手工课。 今年4月,报道了旌阳区开展“云朵课堂”实验,让相距数十公里的两个班级“隔空”上课,借此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今,试运行近半年的“云朵课堂”效果如何?
近期,记者走访了相关学校,发现新学期开始,“云朵课堂”有了新变化:语数外等主科目逐渐退出课表,取而代之的是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底子”有差距 进度难协调
9月9日一早,德阳市一小校长张洪明收到旌阳区德新镇肖家场村小传来的新学期课表。“这学期,我们想为每个班级对接一堂课,上满一学期。”他告诉记者,去年3月开始,旌阳区开始探索“云朵课堂”试验项目,并确定他们学校为首批试点,与旌阳区德新镇肖家场村小“结对”。
由于是试验期,他们率先将学校的教研课、示范课、竞赛课等优质课堂,远程直播到村小课堂。但很快他们发现,由于城乡学生“底子”有差异,接受度也不同,授课老师上课变得很“为难”。“两边孩子的知识基础不一样,上课的城里老师也不熟悉我们学校的孩子,有时上课提问名字都叫不出来。”吴碧是肖家场村小的校长,她告诉记者,前期试验,他们着重选择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但效果却不容乐观。
为了增强课堂互动和实效,不少城里老师也曾主动跑到村小现场教学,熟悉掌握村小孩子的情况,但仍难以突破两校学生“底子”差异等现实问题。“降低难度对城市孩子不公,不降低农村孩子又很难跟上进度。”
避免成摆设 艺术课成最佳选择
挫败,让两个学校对“云朵课堂”逐渐失去了兴趣。但省中小学美术特级教师辜小平试讲的一堂美术课让大家看到了转机。
“孩子们跟着视频里的老师一起动手做拓印,别提多兴奋了。”吴碧告诉记者,辜小平授课前,专程来到肖家场村小,逐一记录下学生的姓名和兴趣爱好,并在村小老师的配合下固定了“云朵课堂”上学生的位置,提示他们提前准备好了需要的材料物品。
到了当天的课堂上,两边的孩子各自完成着作品,互相比较、启迪,十分轻松愉快。课后,村小的孩子们围着吴碧不停追问下一次美术课的时间。“以前课后都是郁郁寡欢,这次却都信心满满。”
这个巨大变化让吴碧茅塞顿开,“何不多开些艺术课呢?”她告诉记者,肖家场村小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常年缺乏艺术老师。艺术课程多为主科老师兼任,授课内容较为保守、单调,老师们也没有意识到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渴望和兴趣。
她的提议得到了一小的热情回应。双方商议,将之前的随机试验,换成固定班级、固定课程的专项试验。按照新课表,如今肖家场村小的每个班级每周都会固定通过“云朵课堂”上一节美术课。“通过网络设备升级,未来,我们也将开设音乐、舞蹈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