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临澧县新安镇中心小学和大部分农村学校一样,沿袭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可短短四年时间,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一张白纸”建设成了全省唯一一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农村小学,并跻身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先进行列。

       四年前,临澧县新安镇中心小学和大部分农村学校一样,沿袭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可短短四年时间,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一张白纸”建设成了全省唯一一所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农村小学,并跻身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先进行列。是什么让教育信息化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生根、发芽、快速成长?日前,记者前往该校一探究竟。

  接轨,从有设备可用开始

  故事还得从学校校长苏哲高的一次北京之行说起。

  2011年3月,苏哲高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优质课堂构建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期间,他观摩了一堂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示范课。

  真实的视频情境、超大的课堂教学容量、多样化的练习模式和鲜活的学生学习方式……这些新鲜的元素无一不让这位五十多岁的农村小学校长感到激动和兴奋。

  “我深切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春天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教学的一场大革命,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当天晚上,他一夜没合眼,连夜写下了一万多字的体会和计划。

  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苏哲高拿着自己写下的万字文稿召开了一次全校教工大会。当得知校长想在农村学校“搞教育信息化”,整个学校都炸开了锅:

  “教育信息化投入这么大,建设经费哪里来?”

  “学校老师年龄偏大还怎么学?”

  “家长们会怎么看?”

  ……

  针对大家的质疑,苏哲高把从北京带回来的上课视频放给老师们看,并一项一项作解释,一件一件亮实招。

  经过几次集体商讨,学校最终把“发展教育信息化”定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说干就干。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短缺问题,学校上下团结一心、群策群力想办法,跑项目、拉赞助,多渠道筹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30多万元。

  “县教育局投资15万元,新安镇政府投资10万元,相关企业赞助12万元……”苏哲高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哪家单位赞助了多少钱。很快,学校在全县率先建起了四、五、六年级15个“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