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有着很多制约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5月26日,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上,甘肃展馆的展示内容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

  在甘肃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有着很多制约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信息技术,正在让传统的“教”与“学”悄然发生着改变。

  “陇上行”里安新“家”

  2014年,我省升级后的“陇上行”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投入应用,这是一个免费向全省中小学师生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和人人通学习空间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平台中,不仅有中小学全学科的教学资源,还为教师提供了教师助手、备课工具、虚拟实验室和英语学习系统等备授课、学习工具。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个人空间发表图片、文章、视频等,全省教师能够建立“圈子”,在“圈子”中在线交流、集体备课。

  邢建颖是会宁县新庄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他也是我省最早一批在平台注册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的教师。

  邢建颖自从借助“陇上行”平台开展课堂教学,就喜欢上了这个“帮手”。备课时,他先通过平台的“教师助手”下载所需教学资源,然后融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再利用“备课工具”中的模板将各种资源结合在一起制成教案和电子课件。制作好了教学资源,就可以一键上传至云端,直接在课堂上使用。

  同时,邢建颖在平台中创建了自己的备课本,把制作好的优质资源放进备课本,实现了从纸质教案本到电子备课本的跨越,方便了资源的查找和使用。他还在平台中创建了自己感兴趣的微课和学校教研圈子,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和成果的分享。

  邢老师的课堂因为借助教育资源平台变得丰富多彩,很多老师也学着他,注册了账号,开始使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短短一年多时间,我省已经有28.74万名教师成为了“陇上行”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注册用户,这一数量占我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95.7%。

  天祝县民族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俞英存在平台上建立了“个人工作室”,还创建了“天师附小数学备课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形成了“一人主备,集体撰写,个性化完善,最终定稿”的网络备课方式。经过一年时间的尝试,备课组完成教案100余个,上传资源800余件,备课组成员从9名逐渐增加到70多名,参与的教师也从本校延伸到了县内其他学校。

  备课组这一模式在全省各地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目前,“陇上行”平台已有1245个集体备课主题,28.74万名教师都可以参与到集体备课当中。

  省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智平说:“我省由于经济、地域等原因,教育存在着城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而‘陇上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正是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它不仅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也成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力。”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