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生活压力大、外出学习机会少、缺少名师引领等,多年来一直是困扰乡村教师教学进步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甘肃省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重心向乡村教师倾斜,试图以网络研修、线下培训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破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迷局。

  工作与生活压力大、外出学习机会少、缺少名师引领等,多年来一直是困扰乡村教师教学进步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甘肃省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重心向乡村教师倾斜,试图以网络研修、线下培训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破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迷局。

  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困惑

  吊庄小学是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中心校下属的一个教学点,只有15名学生,分成一二年级两个教学班。每个周三的下午,两个班的孩子自觉聚集到同一间教室,不约而同地望着门口,他们在盼望一位“走教”音乐老师,她正从几公里之外的另一所学校步行赶过来上课。这个教学点教师加上教工总共五个人,缺乏专业音乐教师,学生的音准、节奏等基础知识都是零。

  年轻教师不愿长时间在基层工作,部分学科教师缺乏,目前正困扰甘肃省乡村学校。为了让农村孩子能与城市学生一样,有音乐、体育课上,达川中心学校的部分教师不得不实行“走教”制,一周几天的时间里,往返奔波于吊庄小学、上车小学两个教学点与河嘴小学、达川中心校,依据时间错开的课表上课。

  达川中心校位于兰州西固区西部边缘,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所处辖区有五个行政村,服务范围半径为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一所初中、一所幼儿园、一所乡镇小学、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加上两个教学点。

  达川中心校网络管理员钟福萍这样归纳乡村教师的困惑:

  乡村教师生活比较清苦,工作比较辛苦,普遍受到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困扰;在专业成长方面,因为远离城市,缺乏名优教师、特级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信息技术方面,乡村学校硬件设施的配置普遍较低,设备维护滞后,软件应用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时下的一些培训,偏重于理论指导,缺乏实践性的操作指导。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研修能力迫在眉睫。

  培训重心向乡村教师倾斜

  现在,西北师大附中教师黄永丰,除了在本校有命名的“黄永丰高中物理工作室”之外,在陇南文县还有一个二级工作室。兰州一中教师金东升在本校有“金东升高中化学工作室”,在平凉崆峒区也建了一个二级工作室。他们都是甘肃省2014年评选出的省级“陇原名师”,近年来正在与当地导师组建“陇原名师”双向工作室,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县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科教师。这项举措是甘肃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介绍说,甘肃省有特困县区58个,整体上看,这些地区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特别是高水平学科教师数量偏少,城乡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师的素养,2014年甘肃省启动了教师素质提升的“三计划两工程”,具体包括:“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以“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为例,采取“分片包干、结对帮扶”的方式,充分发挥“陇原名师”对贫困县区优秀青年教师的引领辐射和示范引导作用,为贫困县区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和促进了特困地区学校的发展。同时一二级工作室的成员也结成了教师研修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实现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吸引力

  2015年年初,甘肃省教育厅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西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资源,已成功建立了网络研修与培训社区,目前大部分教师已实现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同步化。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学校参训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与教师日常工作结合紧密,提供了内容丰富而实用的视频资源。兰州西固区教育局利用研修资源平台对全区教师进行了面授加网授的混合式培训,对各校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进行了多次面授培训,提高了骨干教师在计算机应用、网络资源利用、教学软件方面的操作技能。还有一些地区重点利用研修网上的电子白板教学、课件制作、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