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把握时机,有序实施,尽力满足“不能用”的基础条件。针对“点多面广,各自为战,条件不一,质量悬殊”实际,抓住国家出资配备数字教育设备、配送优质数字资源的有利时机,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拟定方案和实施细则,摸底、申报、安装、调试、培训、使用、维护、检查验收等工作迅速展开,实现95个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利用信息技术开好体育、艺术等国家规定课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全力攻克“不会用”的技术难题。扎实开展培训,就硬件设备的认识、连接、调试及日常管理、维护、ip资源的接收和保存、如何利用资源开展教学、 终端程序的安装等方面进行讲解示范,及时解决65所中心校的信息技术管理员和教学点的负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设备和技术问题。选取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优秀课例,组织学员观摩、讨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率。

  三是监督检查,强化应用,倾力突破“不愿用”的心理障碍。把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纳入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建立相应考核、管理制度,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项督导检查,加强对教学点设备管理、资源利用的监管和评估,促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进入课堂,用于教学,发挥作用”。

  四是总结反思,研讨交流,着力构建“高效用”的长效机制。县技装中心每学期组织1次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专题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分享设备管理和资源利用思路,总结得失教训,征集优秀课例,推广先进经验,避免数字教育资源低效、无效使用。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