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举大力优先发展教育,“十二五”以来,甘肃的教育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并在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全省教育支出破400亿元”,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表示,连续4年,教育在这个“穷省”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居首。

扶教治贫慰民生

——甘肃教育精准扶贫调查


11月10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代乾教学点教师给学生上汉语课。
这个教学点只有16名师生,被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环绕。记者 张劲松 摄

  往马牙雪山深处行进,一路房舍稀疏。车至公路尽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内最偏远、海拔最高的抓喜秀龙乡代乾教学点,出现在天地交接之处。

  走访其间,这个偏远的牧区教学点展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全貌——不仅校舍幡然一新,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这里为3个教学班12名学生配齐了两名藏语老师、1名英语老师和1名汉语老师。

  “在高海拔的教学点,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条件,那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藏语老师张拉毛东智告诉记者。

  这是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举大力优先发展教育,“十二五”以来,甘肃的教育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并在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全省教育支出破400亿元”,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表示,连续4年,教育在这个“穷省”的公共财政支出中居首。

  摸准脉搏,解民生之最忧

  在这片辽阔的牧区当了28年老师的张拉毛东智,见证了代乾教学点的蜕变——在他1988年从天祝县民族师范学校毕业来到这里的前一年,这个教学点才有固定的校址,开始接纳寄宿学生,此前,它是一所半日制的马背小学。抓喜秀龙草原上的牧民过着半游牧生活,很久以来,当地孩子学习知识的方式是坐在家门口,等待老师骑马背着黑板到来。

  张拉毛东智记得1993年学校才开始通电,但此后的教学条件依旧艰苦。天转寒时,师生们就要捡拾牛粪烧火炉取暖,“这种方式不干净又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老师要早起烧燃炉子,晚上还要经常巡夜预防火灾”。学生睡的是大通铺,吃的食物由教师每周末骑马去县城购买囤积,一趟往返就要耗去两天。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好,前几年,老师还要在课余亲自洗菜做饭。

  “真正的条件改善是在天祝县落实‘全面改薄’,实行‘温暖工程’以后。”张拉毛东智指着计算机教室说,两名二年级藏族学生正在学习用电脑绘画,汉族老师王万环在旁辅导。

  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旨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遵循保基本、兜住底、促公平的原则,中央财政每年投入350亿元,5年时间投入1750亿元聚焦贫困地区。三部委随后联合出台文件,制定实施方案,并提出20项底线要求。

  “在教育部20条红线的基础上,甘肃又增加了5条。”王嘉毅认为,对薄弱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既能缓解城市学校“大班额”现象,又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全面改薄”以来,天祝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62所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实施“温暖工程”——新改扩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安装小型锅炉代替煤炉等。

  代乾教学点的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全面改薄”项目的“温度”。新安装的热水锅炉供暖系统24小时恒温,孩子们不用再捡拾牛粪了,“老师们不再担心火炉着火,有的家长周末不再把孩子接回家,而是来这里陪孩子住,因为这里比他们家还温暖”。每个教室都安装了“ ”电子白板,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给孩子们上课。“我们的教学条件和市区相当,工资还比他们高,没有必要到市区去”。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