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打到镇江时,我才12岁。那一天他们屠杀了4524名同胞,烧毁6万多间房屋,我们全家提前几天逃难,才幸免于难。我们先是寄居在江北七里庄,然而鬼子又打过来了,我读书不成辗转到上海虹口做学徒,尝尽了当亡国奴的滋味。举个例子,虹口有一座桥,两头都有日本兵把守,中国人过桥必须向他们鞠躬,否则就要被打,我待了两个月实在待不下去了。”

  9月1日,在举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大学办公楼内,亲历那一段历史的北大人来到现场,师生座谈,铭记历史。参加过抗战的北大南亚研究所原党组书记兼副所长范明第一个发言,向师生们说起当年的历史,他依然非常激动:“国破、家亡、失学、失业,我决定回七里庄参加新四军抗日,1941年7月7日,是我参加新四军的日子。”他曾经历的苦难与骄傲赢得了师生们的掌声。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抗战中的经历也颇为传奇。“1938年,我考入西南联大,1941年,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因为缺乏翻译人员,大学里外文系三四年级的男生都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我是其中一员。记得当时,共有70多人做翻译,其中西南联大就有30多人。”讲完这段历史,94岁的许渊冲老人捧起著作《西南联大九歌》,中英文对照着大声朗诵起来。

  那时的景,此时的情,让人感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沙健孙的小学时期,是在日伪统治下的江苏宜兴周铁镇度过的:“我们的小学离日本的炮楼不到200米,但老师却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演讲比赛,校门口若有日本人或汉奸经过,大家就一起唱歌,他们一走,大家继续演讲。当时我还小,不懂道理,后来知道日本人怎么虐杀中国人,才明白老师是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为此,沙健孙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难忘的启蒙》,1998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后,当年就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最难得的是,没有一个人泄露我们举行演讲比赛这个秘密,日本人和汉奸都不知道。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心是多么的齐!”

  一个个小故事让沉重但也激昂的历史活了起来,撞击着与会者的心灵。今年8月,北大社会学系2013级本科生黄诗曼参加了北大团委组织的“重走西南联大路”主题实践活动,一路上的感悟与几位老先生的故事相碰撞,让她陷入深思。“读书救国、化育民众,用知识打通民间的动脉,这是属于西南联大和知识分子的独特抗战路线。那么,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在70年后再次回顾和思考战争?鲁迅先生有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今天,当我们去圆中国梦的时候,应该想到,它的每一笔都由我们每个人书写。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回顾抗战的历史,继承这份爱国热情和服务精神,继续脚踏实地、披荆斩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希望自己在走出大学之前,能努力学着去关怀人群、去发现社会。”黄诗曼说。

  “历史不是死去的,而是活着的。无论是抗战史的研究,还是教育后代,都要和现实联系起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初晓波说。

  “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对于北大而言,反思历史,就是珍惜现在,就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北大’。”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说。

  师生座谈,形式简洁,但被激励起来的精神和情怀,却浩浩荡荡。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