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附中的信息技术建设走在了很多基础教育学校的前面,一方面,学校提出了“实用、高效、前瞻、人文”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重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首师大附中的信息技术建设走在了很多基础教育学校的前面,一方面,学校提出了“实用、高效、前瞻、人文”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重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刊特邀首师大附中科技主任丁伯华详细介绍首师大附中的信息化建设理念以及现阶段的建设重点。
您认为教育行业的信息技术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对于教育行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一方面要懂技术,却不能迷信技术;另一方面,要懂教育,。部分学校的技术人员抱有技术至上的心态,夸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教育行业的技术人员需要懂教育,而且要懂中国教育的实际,通俗来说,就是“接地气”。不是说学校里的方方面面都用上信息化管理就是好事,信息化的目的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都要基于学校的现状,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例等很多问题,否则,很多理想化、技术化的想法无法在实际运用中推进下去。把握好技术和教育这两个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务实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同样的信息化设备一两年后的价格通常会比刚上市的价格低很多,更新快是这个领域的特点。所以硬件建设不能追求“高大上”,学校不是新技术的试验田,能保障教育教学的需求就好。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人员也要有前瞻性,他们要能看未来三到五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兼容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认为,在学校里,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应该被定位为一种服务,为学校的教师、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优质服务。学校中领导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而信息技术为他们服务。所有的信息技术工作的存在都基于这个服务之上,有了这样的统一认识,工作才能顺畅。学校不是技术公司,不能本末倒置。既然是服务,就要有服务的理念。我提出的信息化服务理念是“人文”,以人为本,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 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服务不满意、感觉使用不方便,即使硬件软件再先进,都是失败的。师生用校园网,不需要登录的就不登录,需要登录的应用系统,只要登录一次以后,他在整个网络里畅行无阻。同时,人文服务不仅仅是态度,还要看质量,可以从信息部门解决问题的响应速度来衡量。教师、学生在技术使用等方面有问题,我们就要做到及时响应并解决问题,绝不在这方面拖后腿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基于以上的观点,首师大附中信息化工作的理念提的是:实用、高效、前瞻、人文。
现阶段首师大附中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对于当前课程改革进度比较快的学校,上级的应用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学校需求。近年来,很多学校致力于解决学校层面的信息化建设架构和思路。近两年,首师大附中开发并实现以基础数据平台为架构的全方位应用解决方案,在充分兼容上级平台的基础上还真正实现了用户的身份统一认证问题,不仅如此,基于成熟技术的该方案还能实现底层数据字段的修改,运行快速稳定,并兼容各类型的应用系统,以较低的投入彻底解决了多个困扰学校多年的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现阶段首师大附中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系统应用的培训,信息技术下教学模式的培训,致力于逐步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请您介绍首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的远程教学系统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分校,这些分校相隔较远。距离使得不同分校的教师之间的沟通存在了一定的困难。远程教学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校区的课堂进行实时同步交流,声音和画面都是同步的。比如,一个主课堂,三个分课堂,所有的师生都可以看到四个画面,四个班级的学生实现同步上课。这个远程视频应用不仅用于教学,还可以用于教师协同备课、联合会议等多个场合,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目前,我们还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技术的力量对教育的改变和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时代对保存、传承和获取知识将更加容易和便捷,在这个背景下,教育应比过去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文/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