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区的“智慧校园”将建设“三通两平台”,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等“三通”,建设教育管理共同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同服务平台。

  第十二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昨日闭幕,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00余名代表参加,其中决赛参赛教师达到400名。海沧区有33名老师参加,11人获得一等奖。

  厦门海沧区的“智慧校园”将建设“三通两平台”,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等“三通”,建设教育管理共同服务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同服务平台。

  大幕还没完全拉开,掌声已经响起——海沧区刚启动的“智慧校园”建设,获得来厦参加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的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的“点赞”。专家们认为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简单地发生“物理反应”,而是将产生改变课堂的“化学反应”。

  “第十二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本月9日和10日在海沧举行,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海沧区教育局承办。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说,把比赛选在海沧是有原因的——除了比赛、研讨,会议还要去实地考察好的做法和经验,因此,开会地点至少必须是在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中,让人有东西可学、有经验可借鉴。他认为,海沧就符合这些条件。

  对于厦门来说,这一比赛的最大看点是:它正式对外掀起了海沧区新一轮教育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校园”的“红盖头”。“智慧校园”筹划已久。海沧教育局说,海沧区正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也推动着“智慧校园”的必然进程。“智慧校园”的建设方案借助了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等权威力量支撑。

  当然,校园里不乏信息技术革新,但在与会专家看来,不能把海沧的这轮“智慧校园”的建设等同于以往任何一轮的信息技术改造——它要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而不是“整合”。

  特色

  要“化学反应”

  而不是“物理反应”

  从“整合”到“融合”,绝不是抠字眼。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用了个通俗的比喻: “整合”是物理反应,而“融合”是化学反应。

  他举例说,“整合”无非是叠叠加加, 给人穿上件外衣,添个拐杖之类的,但是,“融合”不同。这点从过去两天在海沧进行的比赛可见一斑:参赛的老师,有教语文的,有教数学、英语的,什么科都有,就是没有教信息技术的老师。

  钟绍春说,我们比的不是技术,而是老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的能力,这就是“融合”。

  亮点

  从教学改革需要

  “倒推”技术装备

  钟绍春说,海沧校园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最大亮点是:改革路线使用独特的“倒推”法。

  过去几个月,钟绍春和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的专家一起,参与海沧“智慧校园”的筹划。他昨天介绍说,让他印象深的是“倒推”法,即试点学校按照教学改革需要,“我这所学校的教学要怎么改,有什么信息软件技术能支撑”,再根据这些技术软件,“倒推”出需要的硬件设备。

  钟绍春说,这有别于学校的一个通病,一说信息技术建设,就一味追求设备的先进和时髦。

  在他看来,我国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追求设备先进,而不是从教学改革来“倒推”技术和设备。因此,几千万、几百万元的设备投入,四五年就过时了,局长、校长却看不到效果——老师只在公开课上动用昂贵设备,平时也不用,设备就躺在那里睡大觉。

  换言之,如果不从教学改革出发,而仅仅是从设备上来进行信息化建设,那么,永远追不上技术设备革新。而如果从教学改革入手,改了教学模式,常规条件无法支撑,技术才有用,才能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取得融合。

  设备

  试题发到电脑

  机器自动改卷统计

  为什么非得让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教育部专家说,“智慧校园”并非要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它的魅力是搭建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技术支撑环境,让他们有机会锻炼思考能力,而不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接下去的问题是:在“智慧校园”里,教室里需要武装什么先进设备?钟绍春举例说,每个学生的标配是平板电脑,这可不是用来玩的,为的是能方便老师随时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从讲台上直接发题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再把答案发给老师,这时,机器已经自动完成改卷并进行统计,老师据此调整课堂教学,大多数人都不会的,就要重起炉灶,改造思路。

  不过,钟绍春认为,并非每所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要配平板电脑,“一所学校有几间‘智慧教室’就够了”,而且,不一定每一堂课都进“智慧教室”,教学有难点等需要才申请使用。

  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这也是我们这轮“智慧校园”建设的特点:投一分钱见一分效果,不见效果不投。

  经验

  不搞“群众运动”

  用“种子老师”复制

  海沧区教育局局长陆晓红说,我们的“智慧校园”的建设不搞“群众运动”——即不会所有的学校从起跑线齐步跑。相反的,它最初只在某些试点学校的某些教师试点,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将下校培训这些老师,和他们备课,手把手教会他们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方法。

  钟绍春说,试点老师相当于“种子老师”,他们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将以 ”最终不是比谁的技术好,而是要看谁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聪明起来的课堂,让海沧孩子学会思考、创造。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