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努力建成全市教育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应用服务、运行保障、人才支撑“五大体系”,实现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网络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建设、教育服务建设、校园安全信息建设“五个一体化”,推动建成长江上游科技教育中心。


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为一体的直辖市。近年来,抓住“五大功能区”建设契机,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和现代化上迈出了崭新的步伐,实现了教育的深度变革。
 
   一、用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变革。近年来,重庆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自觉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精神,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新形势下,重庆将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进一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用信息化促进治理方式变革。随着教育信息化日益成为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制高点,以技术改善教育管理环境,革新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已日趋成为现阶段共同关注的焦点。重庆积极作为,把实施信息化管理作为教育民生工程来抓,降低管理成本,增强透明度,提高科学决策,提升执行力,基本构建起全市教育“多元、平等、科学、公平、民主、高效”的现代化治理方式格局。目前,全市教育管理电子政务(校务)办公、学生学籍、教师信息、学校校舍等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基本完善,基本形成了市级信息数据中心,实现了信息数据“集中、统一、共享”管理,网上转学、招生、办证等业务管理井然有序。同时,基本建成“一中心三库九系统”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管理平台,推进全市高校精细化、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三、用信息化促进资源配置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能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它也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异、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重庆市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大资源配置力度,缩小数字鸿沟,有效推进了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目前,高校教育骨干网建成,95%区县建设教育城域网,100%的高校、90%的中等职业学校、50%的中小学建设了“校园网”,100%的高校、43%的职业学校、44.1%的中小学建成了“数字校园”;多媒体教室覆盖率高校达100%、中小学达77.8%,中职“室室通”达60%以上。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成,初步实现了大学城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及图书、科研、生活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后勤设施、学生就业信息等资源共享。
 
  四、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形态变革。重庆积极探索总结全新的学校教育形态—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先后探索总结了中小学数字校园“五个互动”(教学、教研、管理、安全、家校)的应用模式,远程教育“一机三用”、资源互动、教学点光盘应用模式,云课堂教学应用的“ ”模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形式的“城乡远程联体课堂”、网络教研、网络备课,突破时间和空间阻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城乡学校优质课堂资源共享,有效破解边远、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学科不配套、师资短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留守儿童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全市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五、用信息化促进育人模式变革。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重庆积极营造全市数字化育人模式,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立德树人为导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向在重庆落户的惠普、方正、宏基、东芝等电脑生产基地输送了大量的信息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适用人才。
 
  下一步,重庆将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各类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构建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支撑环境。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