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牢牢抓住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创造环境、拓展路径、凝炼内涵,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武汉理工大学牢牢抓住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创造环境、拓展路径、凝炼内涵,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搭建平台创环境。加大投入提供保障。成立微文化工作室,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强化微博、微信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保障。做强矩阵全员覆盖。构建以官方微博、微信为核心,以学院部门、班团支部、校园文化、社团协会、师生达人为成员的“双微”矩阵。依托平台发挥优势。打造“学习两会精神”、“中国梦学子梦”、“青年之声”、“小薇说事”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品牌栏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形式多样拓路径。拓宽形式。借助学校理工党员学习教育网,设计校园生活资讯APP“掌上理工大”,运用“啪啪”、“微视”等新媒体应用技术,形成新媒体思想教育生动格局。丰富内容。在校内微博和官网上开辟“理工力量”人物通讯专栏,发布师德建设、三项教育等专题稿件近30篇,依托微博、微信开展“中国梦•理工美”征文、摄影等大赛,传递正能量。凸显主体。开通新浪微博自助认证和粉丝服务两大平台,培育以知名教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优秀团干等为代表的校园意见领袖,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核心价值构建和主流文化引导活动。

  立体推进炼内涵。思想政治工作与师生媒介素养相结合。邀请人民网、新华社等知名专家来校为师生普及新媒体专业知识,与新浪腾讯微博开展合作共建,发布校园微博年度运行报告,壮大校园微博实践和管理队伍,让新媒体素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能力。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开通学校就业办、教务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开办“五明心理咨询工作室”、“小微在线”、“回音壁”栏目,举行“心语心愿”研究生心理健康原创微博大赛,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服务。运用私信等互动手段提供单独的咨询、指导和帮助,实施个体教育,针对性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新媒体实践运用与理论凝炼相结合。依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文法学院新闻传播学等专业优势,积极申报新媒体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和实践基地,出版校园微博文化思想建设系列丛书,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接受形态和大众话语体系,为新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依据。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