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传承了几百年的校园概念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在基础教育中尝试使用的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引发的不止是学生的点赞、业界的关注,还有更多的思考。
要上新课,提前请学生在家看由老师制作的5-10分钟的微视频,并提出问题,老师上课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带着学生学习基本概念等,而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进入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环节;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成为主讲人,老师要提问还得先举手……,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金陵中学、游府西街小学联合组织的全国C20慕课(MOOC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联盟“ 是慕课在中小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流程,慕课强调的则是先学后教。它与传统的网络视频课更有天壤之别。以往的网络视频课都是老师的课堂实录,时间长,强调的是老师怎么上课,对学习对象的特点考虑得并不很充分。在中小学的翻转课堂中使用的微视频中老师是不出现的,而且时间很短,只有5-10分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主任解释说,在慕课翻转课堂中,学生只要课前通过微视频“先学后教”关注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自我学习就可以了,并提出疑难问题给老师,这样大大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参与。回到课堂,就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充分作答了。原来的课堂是预设好的,但是翻转课堂无法预设,老师要逼着学生去学习,去深入研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师的自身专业提升。“慕课”不同于网络公开课,互动性更强,“慕课”的出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改革的可能——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地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慕课专家吴志鋐说,目前在中小学推广的“翻转课堂”,是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前看视频的过程就是先学的过程,而到了课堂上更多地体现“以学定教”。将来的“翻转课堂”,更多的时间将留给学生,将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不可能承担“提分”责任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慕课中心,选择了各阶段全国的20所优质学校参与试点“翻转课堂”。南京的游府西街小学和金陵中学则是南京率先加入其中的两个试点学校。
金陵中学是南京市唯一参与C20慕课联盟的高中,校务办公室副主任顾健表示,从2013年11月开始至今短短半年时间,学校已经制作了近100部微视频,内容覆盖基础教育的全学科,参与的老师超过了50人。目前金中教学使用微视频的频率为每学科每个月不超过两次。
顾健告诉记者,虽然每一条微视频都只有短短的5-10分钟,但是要录制一条视频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播放时间的几十倍。每一条微视频,从前期课程设计、收集整理资料,到录音制作,再到最后的呈现,至少要耗费数个小时。学校为此专门拿出50万元作为研究和培训经费,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慕课中心,集合了教科处、教保处及教学处三个重要部门的力量。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金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点赞。
顾健坦言,中外基础教育难点不同,中国的基础教育难度远远高于国外,慕课是个舶来品,进入中国势必要适合中国的教育特点,而要适应中国的教育仍然需要长期的探索。课前提供给学生的那短短几分钟的微视频是对课本知识的浓缩,非常考验教师处理和转化教材的能力,要做出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微视频,要很大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在现阶段,这种创新的教育形式还不可能承担起提升考试分数的责任,否则其教育价值就被庸俗化。
争议
有困惑也有成就
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但并不是没有困惑:没有监管,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吗?学生回家后在作业之外,还要提前学习微视频的新知识,是否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课业负担?
金中负责翻转课堂推进的黄皓燕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正在构思一个学习反馈平台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而随着微视频的逐渐推广,来自家长的意见也是可以预见的阻力之一。也许一开始,有的家长会有暂时的抗拒,觉得老师把课堂上应该做的事情带回了家,感觉会给学生造成更多的课外负担,但是实际上目前教学应用频次并不高,一般都会是在周末给学生布置微视频学习,所以不会产生额外的课业压力。
采访中很多老师都深有感受:翻转课堂的创新,使得老师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倍增,但同时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教育中的“备课”彻底被打乱了,课堂上随时会有“突袭式”的提问。以前可以备什么讲什么,但现在意料不到的问题也会随时出现。但是老师们对于课堂效果还是相当肯定——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更强了。“在家预习的时候,可以快放也可以慢放,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家庭老师’”。金陵中学资深语文老师王守明说,这样的课堂很特别,特别是交上来的学生提问,再也不用担心举手没机会发言,或是因为内向不好意思发言了。
课程都能“翻转”?
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教育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机会,它能够取代已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吗?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尽管对于在线教育的探索,各界人士所持的观点和感受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识:由于各学科的特点不同,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翻转,而对于同一门学科,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翻转。
金陵中学物理老师崔卫国直言,相对而言,物理学科的翻转就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在一个单元的知识链条中,最好是在掌握了最初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之后,再对知识链条中间解决问题的部分实现翻转教学比较现实。知识链前端的基础概念和后端的提升都不是很适合翻转教学。采访中,参与翻转课堂的一线老师们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在目前条件下,文科的知识更适合翻转,理科相对而言采用传统教育的方式更为有效。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网络教育更适合文字、文学、历史、数学逻辑等等知识传承类的学习,尤其对中小学生而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同时是人格和道德的培养,开放式网络课程可以作为补充手段,但不适合全课程学习。
教育专家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指出,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传承了几百年的校园概念需要重新定义。不过,谁也不能离开传统,但要面临新的挑战,要不断革新。
他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单纯的知识传递任务交给计算机去做,本身应更多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内在素质的培养,这也正是信息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