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录音机到全套多媒体系统,从纸印宣传册到数字化学校网站,从传统授课到远程信息化教学,30年来,教育信息化在姑苏古城留下一串鲜明的足迹。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对教育信息化做了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响亮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苏州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说,今后几年全市将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的全面融合,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智慧教育区域综合试点示范城市。50亿投入打造“硬家底”
2013年6月27日上午,苏州实验小学的一间计算机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快乐地享受着本学期最后一节微机课。在苏州实小,信息化已经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覆盖到每一间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的Wifi网络,将校园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数字化学习“移动课堂”。
到2013年上半年,苏州已经拥有了推广教育信息化的“硬家底”:全市建成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近7000间,有104所学校拥有录播教室,每6.8个在校生就拥有一台电脑,全市所有学校拥有100兆以上光纤。各县级市、区全部建成了高品质的教育网站,全市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包含中职学校在内的689所学校全部建起了门户网站。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起步,苏州全市投入近50亿元资金。“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顾月华告诉记者,今后苏州在投入方面会更加“硬气”,将依托“宽带苏州”“无线城市”建设计划,加快构筑高速可靠、绿色安全、开放共享、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包括升级改造教育城域网、构建万兆以上带宽互联、推进 建设等。“届时,所有中小学将高标准完成带宽接入,校园行政办公、教学实训等重点场所无线覆盖率达50%以上,平均接入能力达到10兆;所有普通高中建有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建有仿真实训室。”“E学习”构建教育新模式
在实训教学中,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曾遇到过职业学校共有的问题:购买加工制造类实训设备费用昂贵,学校无力承担,更无法经常更新对接前沿技术。但自从2008年引入了虚拟仿真技术后,这个难题已迎刃而解。
据该校校长孙伟宏介绍,近三年学校把校园网络接入新实训基地各车间、实验室,先后添置了多种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利用其易学易用、交互能力强的特点,将抽象的教学过程形象化。“一些仿真实训室的建立,更是将仿真教学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孙伟宏说,借助虚拟软件和仿真设备,学校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充分利用了有限资源,完成部分实训内容和实训过程,并且因为软件具有可以根据个性需求与生产实际随时调整的特点,学校还形成了“学做教合一”的实训教学新模式,大批学生到企业后很快成为生产一线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如今,在苏州城乡学校,信息化已经使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还为教师培训带来便捷和高效,近5年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达42866人,网上在线培训课程达35门。
“教育信息化将使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春良说,教育信息化构建的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将使教育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透露,“未来教室”的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苏州将充分依托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交互联动及遥指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建成一批能够优化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并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未来教室,促进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
“智慧教育”奠基“智慧苏州”
日前,在金阊街道彩虹社区大厅内,10多名社区居民正在观看科普电影。通过一块电子屏,不仅社区可以开展科普讲座、科普游戏和播放科普电影,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电子手柄实现科普动感体验。教育信息化,不仅让苏州学校的课堂教学改头换面,还让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干路扩容到流量优化,从出口升级到双机热备,从机制构建到智能改造,在城域网基础建设方面,我们做到步步领先于需求、步步领先于时代。”姑苏区副区长周俊说。为提高全民素质,近年来该区将社区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创建了市民终身学习平台,提供了近2000门在线学习课程,并为辖区居民发放了10万多张免费学习卡,使其充分享受到了优质学习资源。
当前,“智慧教育”正开始为“智慧苏州”提供基础环境。2009年苏州E卡通建设启动,目前已在城区发行超过30万张,近2200万人次享受免费公交、轨交,年借阅图书40多万册。2010年,苏州率先在全省建设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去年1月上线试运行后,已拥有3000多节“名师课堂”,整合推送1.2万个优质教育资源,访问量突破240万人次。
“我们将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重点,加快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多终端、开放式的终身教育平台。”顾月华说,终身教育将是苏州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突破口,今后,将重点建设面向师生的“名师课堂”“互动课堂”和面向市民的“乐活课堂”,把智慧学习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确保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学习。(来源:2013年7月5日 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