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教育信息化,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可以方便、迅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曾经,路途遥远、信息不畅是阻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头号问题;如今,教育信息化打破了空间距离的藩篱,打通了信息传播的通道。借力信息技术,民族地区的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为实现教育均衡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教育信息化,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可以方便、迅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曾经,路途遥远、信息不畅是阻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头号问题;如今,教育信息化打破了空间距离的藩篱,打通了信息传播的通道。借力信息技术,民族地区的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

  教育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覆盖

  随着老师轻点鼠标,投影屏幕上红色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变成了漂亮的五角星。10 年前的一堂数学课上,阿坝州的一名同学不禁喊出声来:“哇!三角形变成五角星啦。”

  2003 年,阿坝州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到2007 年,全州所有农村初中和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心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乡镇小学都有卫星收视点,甚至村级小学都有光盘播放点。

  2008 年,汶川地震将阿坝州搭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毁于一旦。灾后重建期间,阿坝州加大投入力度,让全州教育信息化能力和水平重新“崛起”,并在全州开通了教育城域网,确保信息化平台的顺利搭建和互联互通。

  阿坝州“十年磨一剑”搭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甘孜州则以教育城域网为中心整合教育共享平台。平台建设为民族地区与外界及时、迅捷地沟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依托教育城域网,甘孜州开展“4 个3”建设,即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远程网络教学培训平台。三基础:一个城域网、一所网校、一批示范。三覆盖:远程网络教育全覆盖、远程培训管理全覆盖、优质资源开发全覆盖。

  甘孜州教育局局长嘎绒拥忠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落后的民族地区,最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有望实现“弯道超车”。“中学教学资源网”、“小学教学资源网”、“第二教育网”……教育新观念、新方法、新动向,像长着翅膀的精灵,快速、源源不断地飞进来。民族地区的师生们,透过信息化平台的窗口,不断开阔着眼界,更新着思想。

  “同一个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走进色达县城小的校园,记者发现该校的校园文化有很多元素与成都实验小学一脉相承。校长张兴玉告诉记者,我们学习、模仿成都实验小学的“雅文化”特色,造就文雅的学生、儒雅的教师、高雅的学校,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运动、快乐生活,实现“雅乐教育”梦想。

  康定县回民小学从2012 年9 月实施植入式远程教育,从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回民小学校长袁洪珍说:“通过一年的文化浸润,学生的行为更为文雅,语言更加文明。不管是升旗仪式还是大型集会,学生都养成排队、不乱扔纸屑的习惯。见到家长、老师,学生也会主动问好。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我给这里的孩子上课,就像在成都给自己班上学生上课一样。”一次成都名校长到甘孜送教的活动中,成都双眼井小学校长谢东云在康定县回民小学上完一节语文课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得益于植入式远程教育,回民小学的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在学习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产生的变化让网校老师惊喜不已。

  马尔康中学开通网校后,将成都优质教学资源充分融合进学校自身的教学流程之中。马尔康中学的教师和成都七中的教师同时备课,并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远程交流。

  “这样的备课形式,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观念。”马尔康中学校长胡洪军说:“可以这样说,我们通过网络直接将原汁原味的‘名校课堂’平移给民族地区的学生”。

  目前,成都实验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和成都七中都成功启动了远程教育模式,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远程教育援助体系。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学生实现了和名校学生“同一个课堂”的梦想,教育均衡的脚步走得更快、更近。

  为民族教育现代化打开一扇窗

  慕课、 、ipad 班……信息技术已经和教育深度融合,它们改变着课堂,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课堂更为新鲜、有趣、生动。

  “我亲历了教育教学工作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势。”西昌市第二小学教师朱莉说,以前的课堂上,学生面对的只是单调的黑板、粉笔,老师手中吸引学生的是挂图、生硬的教具。而现在,优美的音乐、鲜活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视频,让学生耳目一新,也让教师有更多空间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

  民族地区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层次与前端学校不一样,如何更好地消化、理解前端学校的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康定县城区5 所学校成立了网课大教研,组建网课团队,培养“土专家”。目前,康定县正努力将网课教研常态化,并要求每个开设网班的学校都开展网课教研,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别人为什么这么上课?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怎样上课?”

  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民族地区的孩子送来优质课堂的“大餐”,也为教师的成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食粮”。“教育信息化能够从根本上破解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问题,让农村学校、民族地区学校享受跟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西昌市委书记李俊说,信息化让教育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依靠个人经验、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的传统方式转变到依靠信息技术普及优质教育的现代方式;从依靠名校名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转变到实现全域全程、普惠城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信息时代,民族地区不再是闭塞的代名词。搭上了信息化“动车”的民族地区教育,已经蓄势待发,正在飞速追赶。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