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迈出“拆下大学围墙”、加入全球MOOCs平台的第一步,其首门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将于4月1日正式上线Coursera平台。该校强调,发展慕课重点在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和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而不是做大学不擅长的市场与平台。

  复旦大学登陆全球MOOCs平台的《大数据与信息传播》课程,由学校教学名师、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执鞭,讲述众多独特、有趣的信息传播现象,剖析大数据时代“人”、“媒体”与“信息”的独特关系和基本规律,以此揭开实体课堂和云端课堂的竞争,可谓紧扣时代脉搏。

  课堂上,程教授抛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当人类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地球世界的无尽奥秘,却又面临着解密网络世界神奇现象的挑战;我们是否认清了复杂网络世界的基本结构和生存规律?在浩瀚无边的神奇网络世界,我们是否能识别并洞察生存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各类人群?我们是否能厘清网络世界中社会人群的镶嵌、连接和涌现的独特规律?网络人群之间的对话究竟是清醒的、现实的,还是在梦呓之中?而产生对话的缘由又是什么?是否有一股无形的内在动因、外在驱动力在复杂网络世界游移?如果有,它是谁?它在哪里?如何测量?如何优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路径? 有趣的谜底尽在课堂内外。

  据介绍,程士安在实体课堂授课中曾组织学生围绕8大话题,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调查访问,经过小组讨论、反复争论、撰写论文,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晶已集结成书,将于今年4月伴随课程在MOOCs平台上线。

  “幕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不断推进、刺激我们的课程往前走。”但程士安教授同时表示,MOOCs并不能完全承载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全部想法,更无法替代师生间“面对面”的互动与大讨论,实体课程内容需要不断丰富与创新,这是单纯的在线视频课程无法承载的。

  不同于其他在线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不仅将精心录制教师授课视频,完成线上教学,还将作为一门混合式教学课程,面向复旦学生开放,并通过现场视频直播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在Coursera平台上选修课程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沟通。实体课堂讨论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反馈给社会,网络平台上的争鸣与声音也能及时回传课堂,实现在线课程与实体课堂“同步”互动。

  “在慕课的平台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学习者会将各种问题抛给教师,教师的授课重点不在于将知识传授出去,更多地在于启发学生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在发展MOOCs的过程中,从教师到学生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已有的教学和学习观点。而将MOOCs资源引入传统课堂,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质量才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大学要在全球慕课格局中有一席之地,要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下有立生之本,靠的都是高质量的课程。”

  陆昉介绍说,目前复旦大学正启动建设一批文理医科课程,预计9月新学期之前,还有6-8门课程上线。复旦大学已经加入U21联盟的MOOCs计划,会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合适的英文MOOCs。在引入混合式课堂模式、做好准备之后,未来会将各类课程随时接入适合不同人群的平台。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