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课评比在南京举行,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老师获得第一名。至此,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在省基本功大赛和省评优课活动中均有夺魁,该课程的“苏州风格”也逐渐赢得全省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以及家长学生的认可。

  日前,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课评比在南京举行,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老师获得第一名。至此,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在省基本功大赛和省评优课活动中均有夺魁,该课程的“苏州风格”也逐渐赢得全省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以及家长学生的认可。

  学生自制梅酱桂花,学到的不止是技艺

  “种桂必种梅”,这是在光福地区流传已久的一句古老谚语,直到今天,这里还保留着用梅酱保鲜桂花的传统技艺。本学期开学,光福中心小学孩子们的第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便是,尝试制作梅酱桂花,开展研究性学习。

  此实践项目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成小组,观察桂花的特点,参观香雪酿造厂,到梅农家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或网络中查阅资料,展开“梅酱”保鲜与其他食物的对比实验等。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唱主角”,老师主要是负责引导。

  学生顾怡和钱浩成在项目结束后颇有感触地说:“除了制作梅酱桂花的技艺,我们这次还学会了其他许多知识,比如怎样在网络中检索资料,如何做保鲜实验,怎样制作PPT总结成果等,总之是一次丰富的体验。”

  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研创课程内容

  光福中心小学自制梅酱桂花只是该市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课中的一个案例。这门课程具体有哪些特点?又如何体现“苏州风格”呢?

  苏州市教科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徐燕萍总结说: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代表性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特别注重学生“做”、“考察”、“探究”、“实验”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的学习。

  “苏州风格”是该市中小学综合实践课老师自主研发探讨形成的风格。徐燕萍介绍说,这门课程目前没有统一教材,因此对任课老师的要求很高。首先,需要从生活选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其次,重方法指导,推进规范的活动流程;再者,综合实践活动实际涉及多学科知识,老师也要具备跨学科能力;最后,教学过程尝试经验提炼,建模系统的认知策略,形成系统化教学。

  碧波实验小学副校长吴哲是吴中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兼职教研员。她告诉记者,自己曾教过的综合实践课种类包括劳技、信息技术、社会实践服务等,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明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有成就感、快乐的学习体验”。她说,这对老师的挑战性更大,老师要不断思考选题,同时跟紧学生成果,而且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换句话说,一个好老师就是这门课最关键的教学资源。

  十余年努力,建起了课程专业团队

  随着苏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课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如今该课程的师资团队在课程资源开发、方案规划、任务情境营造、经验积累与提炼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

  “打造较成熟的课程师资团队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徐燕萍说,作为此门课程的市级教研员,她已经努力了十多年,由点到面地培养师资,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通过区域研修、校本研修、连片教研的实施和课程讲师团的建设,尽可能发掘地方性课程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

  据统计,目前综合实践课师资有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数十人,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获全国和省级基本功竞赛、评优课一等奖5人次; 综合实践学校典型6所。而随着苏州市综合实践学会的成立,“苏州经验”已开始向外传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