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河北经贸大学大一新生开学的日子,与李芳一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还有其他486名本科新生。“我们学校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助学体系,不交学费,也可以先入学。”谈起这些,该校宣传部部长孙拥军很是感慨,“我们上大学那会儿没这些政策,借钱也很不容易,现在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资助形式,家庭困难学生入学后面临的经济难题基本都能解决。”
走出涞源县深山区,李芳攥着家里东借西凑来的几百块钱,站在河北经贸大学门口,憧憬之中有些忐忑。“但没想到,我通过‘绿色通道’不用交一分钱就办了入学手续。”这个来自普通农家的孩子说,因为家里还有个正在读书的弟弟,想尽了办法也没有凑齐她的学费。9月12日,是河北经贸大学大一新生开学的日子,与李芳一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还有其他486名本科新生。“我们学校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助学体系,不交学费,也可以先入学。”谈起这些,该校宣传部部长孙拥军很是感慨,“我们上大学那会儿没这些政策,借钱也很不容易,现在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资助形式,家庭困难学生入学后面临的经济难题基本都能解决。”
与当年的孙拥军不同,今年18岁的李芳是幸运的,从上小学开始就陆续享受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还要交学杂费和课本费等费用,一年下来怎么也得一二百块钱。”李芳记得,2007年9月,也就是她上6年级的时候,就不用交任何费用了。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而言,家里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和课本费一下子都免除了,无疑是个大好消息。
2008年9月,李芳去县城的一所寄宿制学校读初中,周一入校周五回家,平时吃住都在学校。“我们不仅免收住宿费,每年还能获得1000多元生活补助费。”读高中时,李芳又正好赶上国家助学金政策,“每年都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助学金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普遍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90%的农民是文盲。河北省初中学校仅有33所,每万人只有不到7个人有机会上初中;高中学校17所,每年应届毕业生只有400人。到2000年,河北省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文盲,全省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8.8%,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73%。
从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到高标准教学楼、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建立从学前幼儿到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及教育装备的优化配置,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困难家庭,为每个孩子上学织就一张“无忧网”。
“2013年,河北省共安排各级各类财政性专项资助资金27.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2.3万人,通过‘免、助、补、奖、贷’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全省各类教育资助全覆盖。”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表示,今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将不断提高,资助范围不断扩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教育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使河北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到2013年,普通中学总数达到2944所,其中初中2381所、高中563所;当年招收初中学生78.36万人,在校初中生达到208.85万人。今年河北省有41.82万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数的1000多倍。